怎么看待一个总是喜欢抢功劳的同事呢?
我们公司是做休闲食品的,近期在给公司招聘一个财务总监,现在人是招到了,但是老板却把功劳算到了总助的头上。总助是近期才入职的,听说以前跟着老板在其他公司做事,最近老板把他请到公司帮忙。
老板让我把筛选好初试过的候选人交给总助复试,总助复试后也不和我沟通面试结果,现在财务总监招到了,就是我之前给他复试的候选人,老板公开夸奖总助办事效率高,可这个总助只字未提这个人是我推荐给他的。
以前也出现过这样的事情,自己做好的文件被领导要过去向老板邀功,后来老板才知道那个文件是我做的。想起一出电视剧中的情境:一个默默无闻的员工钻研技术写了一篇学术论文,院领导是他的领导和导师,其实完全是自己辛勤劳作的结果,只不过院长和导师希望署上自己的名字,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谁成想论文发表时只有院长的名字而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员工非常气愤,因为一旦评上优秀论文,不仅可以出名,更主要的还有一笔巨额的奖励,而该员工因为父亲住院急需手术费来延续生命,这样一来名出不了,奖金也泡汤,该员工愤恨之后就找到院长(导师)理论,结果吃了很大的闭门羹和被羞辱一番。随后愤怒之下找人将该院长给杀害了,以泄心头之火。虽是故事情节,想必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也就是明明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最后被被人半路杀出而截取功劳,怎不叫人心痛呀!
世间有很多不平之事,但世间并没有那么多“济公”——哪里有不平哪有我。自认倒霉似乎不对,奋起反抗似乎也没有好结果,到底该怎么办呢?“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有句话叫“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权且拿这些聊以自慰、给自己宽心吧。
气愤归气愤,冷静下来理性分析一下,出现文中的情况,一是老板本身没有将作者的劳动看的很重要,也就是老板认为你负责招聘只是筛选简历而已,因为助理把关所以功劳在助理;二是助理是老板请的前期的下属,照顾以前的下属,树立其威信,情理中也说得过去;三是作者虽然废了很大的心血和努力,但是前期的不愿意表现自己而为得到老板的赏识。而这几种情况中,只有最后这条比较要命,就是你的职场价值没有得到老板的认可,尽管老板不应该这样做,但是作为作者本人,还是值得深深思考的。
你可能不是锱铢计较的人,你可能不善于将自己表现出来,你还可能本身就尚未达到一定的被人重视的地步,因此,在没有建立起你的职场价值之前,你就得忍着,因为“味大是熬出来的”,“伟大是由委屈撑起来的”,虽然这些鸡汤类的文字你可能并不认可,但是你的思维和你的认知必须要求你在做“媳妇”的时候就得忍着,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看似消极,其实有很深的这里在里面。如果我们一受到委屈就大呼小叫,就愤愤不平,势必难以稳下心来做好自己的工作,到头来损失的还是自己,因为你连个“屁”都不能承担(电梯里领导的一个屁你都不敢说是自己放的),怎么会得到老板的重视和认可呢?
想起以前有个“挑战主持人”的电视节目,里面最选手落败时,主持人会经常说“你可能委屈,你可能不服,但是你被淘汰了!”职场中有何尝不是这样呢?身边的人或事往往并不能心随人愿,如果我们遇到一件就爆发一件,慨叹一次,抱怨一次,相信这样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好大哪里去。即使你的据理力争会得到一句公平的评价,但是谁又知道以后你会在领导眼中会怎么想你呢?所以,选择隐忍,有时既是保护自己也是给自己未来有个出路的稳妥选择,因为,你的默默无闻并不是助纣为虐,二是认清了自己也认清了别人,那么选择私下的继续努力,终会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而这又是被无数事例所证实的,最好自己,机会就在远方。
况且,最后作者也说了,以前遇到过这样的事,自己的领导邀功最后老板知道了是自己的功劳。所以,沉下心来,公道自在,付出就有回报。而那些喜欢剽窃或者抢功的人,迟早也是会有回报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在我看来出来工作无非就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这个过程中有经验的积累亦有能力的提升,但是外在表现却是升职加薪、领导的认可,而这些无非就是一件件“军功”积累出来的。
所谓功劳有大小,小功劳,对你升职加薪没什么影响,别人抢走也罢,有朝一日,真相浮出水面,丢人的是对方,而你的容人之量更会被老板看重。大功劳,惊天动地,整个公司都会知晓,又有谁能够有这个本事抢走你这个功劳?所以,与其花费时间在这个功劳是谁的、我应该拿这个抢走我功劳的人怎么办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面,倒不如把心思花在如何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让自己能够为公司的发展建功上面,久而久之,能力提升了,你自然会树立别人抢不走的类型的功劳。
所以针对当事人,我有三点意见,仅供参考:
第一,你希望老板在夸奖总助的时候,顺带也夸一下你,无非就是希望你的工作能够得到老板的认可,希望老板能够注意到你的识人之术,那你以后跟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无意识的跟领导说一下,不提自己的功劳,只需轻描淡写表达自己曾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希望以后有相关工作,老板还会交给你做,你定不负所望便可。
第二,你也知道总助之前就跟老板在一家公司工作,现在老板把他请来帮助自己,说明,总助定有其可取之处,否则老板也不会把他请到自己的公司来帮自己做事,所以对于这件事,你也不必太在意,权当送总助一个顺水人情,以后大家在一起工作也方便,也可以拉近你跟总助的关系,以后你害怕自己没功劳么?
第三,领导抢走你的功劳,如果领导有能力,还有你需要学习的地方,那你只能卧薪尝胆,老老实实的在领导的手下做事了,多听多学多看,同时,做事时候要注意分寸,即使是领导也不能把自己的成就100%展示给他,你不怕他抢你功劳,他还怕你功高盖主呢。
至于说如何看待喜欢抢别人功劳的同事,对于这种人,我是嗤之以鼻的,并且,我不会与他斤斤计较这一分一毫的得失,与其工于心计,天天想着如何职场宫心计,我更倾向于把时间放在能够提升自己能力与素养的事情上,因为我相信,领导之所以能够在他的位置上做出成绩,除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外,就是因为他耳聪目明,属下在做什么,他都看在眼里,嘴上不说,但心里有一杆秤。
说说始作俑者,你糊弄过去的,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你抢过来的,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最后用郭冬临小品中的一句话奉劝爱抢功劳的人:心里能不能阳光点。概括下今天的案例,其实就是我立的功劳被别人拿去了,老板表扬了别人,我不爽了!明明是我做的,功劳却被他抢了,奈何?无可奈何,也无需奈何。
1、老板的表扬重要吗?首先,看这篇总结的朋友们我假设都是成年人,我们已经告别了那个老师给朵小红花就跟范进中举了一般的青葱岁月了。求表扬求关注可以,但不表扬也没什么不好的。老板的表扬会让你在职场中成为众矢之的,而所谓的好处却仅仅是让老板记住你很能干而已。而我们为老板打工为了什么呢?最近我一个在创业的哥们找我谈心,说到九零后都开始玩资本运作了,而我们身边好多八零后还在为一年几万的收入看老板的脸色。我说,给老板打工可不是为了那几万的收入,而是借助成功老板的平台,去学运营,练本领,长人脉,实现自我增值。而巨大的投资风险,转嫁给老板承担。既然把事情做好才能实现自我增值,是否得到老板的表扬,或者涨一点点的工资,早日实现晋升,很重要吗?
2、是你的终归是你的。《甄嬛传》这部后宫剧很多三茅大咖都提到过,说实话,我还没看全过。不过开头几集里有个余莺儿的戏让我印象深刻。简单说就是甄嬛在倚梅园祈福念了句好诗,吸引了皇上,但甄嬛跑掉了。结果宫女余莺儿偷听了诗句,顶替甄嬛得宠,成为了皇帝身前的红人。结果余莺儿恃宠而骄,终遭报应,身份被贬,甚至最后因为谋害甄嬛而被赐死冷宫。反观甄嬛,有因为被余莺儿抢功而失去什么吗?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自己该做的,最终逆袭成功。一时被抢功算得了什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老板不是傻子,你若真有本事,一般不会埋没了你的。若老板真是有眼无珠,始终看不到你的功劳,另谋出路也未尝不可,到那时是老板的损失,而不是你的。
3、被利用是你的价值。案例中提到自己做好的文件被领导要去向老板邀功,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对。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论文署上老师的名字,秘书准备领导的发言稿……这些为别人做嫁衣的事不是很平常的吗?如果不署上老师的名字,你的文章如何有机会在权威核心书刊上发表?如果领导不拿你写的稿子发言,你自己就能上台代表领导讲话吗?被利用是你的价值,心甘情愿的为别人铺路才能换来自身的成长。把你放在那个位置上也许你也能做好,但是谁能帮你走上那个位置呢?不就是你的老师,你的领导吗?当别人位置比你高,用到你的成果,你应该感恩。只有默默无闻做好一片绿叶,才能有将来花开绽放的一刻。
功名本就是浮云。做下属的,记住那句老话,“领导指导有方”,把功劳都推给领导;做同事的,记住另一句老话“退一步海阔天空”,主动让利才能换来好人缘;做上司的,记住最后一句老话“不与下属争功”,肯定下属才得民心。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抢功何所惧,关键在修行。首先:“老板让我把筛选好初试过的候选人交给总助复试”。可见:老板知道,初试与筛选的功劳是你的,这毋庸置疑。
其次:“总助复试后也不和我沟通面试结果”,所招财务总监就是我之前给他复试的候选人。
案例没有提到楼主的职务,若是人事总监,总助也是高于总监的。官大一级压死人:该“我”去主动沟通呢?还是总助要向“我”汇报。职场关系、层级与禁忌要清楚!
楼主的担心又是正确
说楼主多虑了,又说担心是正确的?洪锟似在卖“矛与盾”?原因如下:
因楼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我”还不是不可替代,与老板间的完全信任还有距离。
这为啥,结合案例探讨,助楼主找到方向与答案。
一是不知职场“官场”禁忌,为人处事的人生哲学还需磨炼。
总助将面试结果告之一声是大度,不告之、不沟通也是理所当然。在最后一步得出结果时,“我”多少次与下属沟通过?
二是BOSS有管理把控的高度与全局观。又为啥?
“但是老板却把功劳算到了总助的头上。老板公开夸奖总助办事效率高,可这个总助只字未提这个人是我推荐给他的。”人心性与心理学,换位思考大开脑洞。
若“我”在场:老板当着面夸总助办事效率高,随便把“我”夸了。总助心理怎么想。这夸是不是要打个折。更何况是在公开场合夸奖。就算一起夸,总助职级高,也要在前。为什么没提到“我”?
楼主的逻辑很好,说的也是大实话。“总助是近期才入职的”,哪“我”了解总助多少?若总助就是爱面的人,喜欢夸夸干劲更足,工作效率和业绩更高;或是不夸就会影响情绪?这是每个人心理必须的需求与精神粮食。
楼主反问:老大为什么不顾及“我”的感受。前面和“多虑”已经分析过了。再说结合公开(无论在什么公开场合),夸职务在“我”之上的?假设“我”是老板,又了解“总助”为人处事风格、性格、工作方式方法,会怎样做?何况“总助是请来的”(最近老板把他请到公司帮忙)。
再说,最后“冲刺”是总助拿下的。总助画龙点睛,这功不小啊。“我”前面没打好基础,也点不了睛。老板知道“我”打的“底子”。读读孔子“借伞”的故事,会给“我”启示:
孔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他没有雨伞,有人建议:子夏有,跟子夏借。话音刚落,孔子说:不可以,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借的话,他不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给我,他肯定要心疼。
老板与总助之间已经是“孔子”与”子夏“般清楚、熟悉,甚至是活到了对方心理。从管理的角度就是在做“知任善任”的心理功课。
担心就做强和做好自己!且往下看。
路在那里,努力方向在何方?
财务把持着公司经济命脉,财务总监在一个公司的重要性,不需要累述。这要交给放心的人来招、来管。正印了“听说(总助)以前跟着老板在其他公司做事,最近老板把他请到公司帮忙。”招账务总监复试的关键时刻请“熟人”,就案例表述来看“楼主还没有参与”。楼主再次印证所担心的是正确的。问问与BOSS的“熟度”有多少?再问问“招人与人资专业度”?还有人际关系处理与打理职场功夫?
这可能与自身专业度有关,也与处事风格有关,职场禁忌与礼节有关……不要去争、不争不代表那不是你的,争了不等于那功劳就没有你的。贤上司、聪明的老板,眼里与心里都是有数的,甚至打的小算盘也会略知一二。
就案例提到与总助争功这事,你真没必要争:原因前面提已经分析过。争得不好反而在BOSS心中减分,会没好印象。重要的是努力干好本职、用专业度征服BOSS,用职场圆润的处理方法打理职场关系。学会换位思考,学习了解一些人性需求方面的知识,再学点管理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成功。
请别猛扎,小心赴在火上?
楼主当前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在没搞清楚之前,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财务总监到底如何?是否用得顺手顺心,职操怎样、财会技能与专业度如何?能否符合企业管理需要,能否融入企业创造业绩?均是未知数?这么早争功是不是早了点?楼主多想想,要保住前面打的基础与"画龙身"的功,先搞好财务总监的岗前培训与入职,还有跟踪服务工作,与企业、与岗位完成配置等等。功劳未成定数,自己有能力、有业绩,会做事、会办事,会处事、会来事,功无处在,以后路还长啊!以后要与总助怎样配合与开展工作,如何得到总助政策与资源上的支持?若没搞明白,影响工作情绪不说,若落下只会争功的名声,就有些得不偿失,甚至南辕北辙。飞蛾扑火有追求光明,勇于献身的,还是自杀之意。扎猛子开始别猛扎:总助水深水浅,有无暗礁?……要搞清楚了。有人说:大不了不干了,这样的主不侍候。那楼主就不会如此提问,这也不是本案重点要探讨的。
当然,也不能白忙活
如楼主提到的“做好的文件被领导要过去向老板邀功,后来老板才知道那个文件是我做的。”如此可知足,也足够了。不做无名英雄,要让老板知道,也要注意场合与时机、也要把握好分寸。上级成长了,有可能才会轮到“我”。因处理得好,上级升级会推荐或提拔。当然,有机会也要展示自己能力与功劳。注意别给老板和上司及同事留下:“嘴上功夫与争功之能,大于实际工作能力与业绩”的印象。当然也有上级没上去,自己先上去了,也不只是传说。要想长久,都要自身综合素质过硬,特别是管理才能与职场情商也很关键。
知可争、知不可争,有的争了等于没争,或还不如不争。有的不争,反而胜过争。职场如此现实,自身不行,上面能照多久,又能彼此照多长。先做好自己才言其它,相信自己是金子就是会发光、善于展示与抓住机会,那也是一种本事与能力。
有管理之才、有业务之能、职场之术,定会“天降大任于斯人”。我看好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