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不提及工作交接的情况下,巧妙的介入即将被PASS的员工的工作?
我上个月刚入职一家公司,负责行政人事这块工作。入职到现在我的工作量都比较少,前几天老板找我谈话,意思是要我接手公司建设单位资质的工作。这个工作现在有一个同事在负责,但由于我入职前,老板想让他接手行政工作,她不愿意,现在老板想要把她PASS掉,让我来接她的工作,而且只给我一个月的时间让我完成介入,还让我做一个介入的计划。可是我对资质这块的工作一点都不了解,而且这个同事对其他人介入也很排斥,但如果一个月内不能介入,我就要失业了。
请教各位大咖,如何在不提及工作交接的情况下,巧妙的介入即将被PASS的员工的工作呢?本案相当于战争要在和平状态下进行,而且如风平浪静的海面一样,于无声处行诸事。不经过仔细思索,知己知彼,设下多套方案和应急方法,是难以达到效果的,稍有不慎,将使自己陷于非常被动的境地,饭碗不保不说,还可能得罪老板、同事。
实话说,一个月来介入,时间真的不少啊。于是乎,以下方法与各位交流。
查询加自学
公司建设单位资质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办理流程、资质证件的真假识别等,都可以先通过网络、查询公司档案室、问询有关领导了解一些。
一般来讲,资质可分三个方面的:施工方面(安全许可、施工许可、项目组织), 建设方面(规划、节能备案、土地使用证、农民工工资保证款证明、开发或集资相关证件),公司证照(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之正副本、法人证书、企业等级证、有职称人员的职称证/身份证、建造师职称证/身份证/学历证、社保登记证、自有设备发票、企业密钥等)。当然,还应根据企业所处具体施工领域、项目所在地区的特别要求来办理相关资质,可以说,这是一项要求非常细致的工作,既有平时的资质申请,也有按期复审年审等。
另外,还可以通过了解岗位职责和流程来了解资质工作,如果自己分类整理并进行强化记忆,是能够有一个基本了解的。
建委走几圈
为加强更真实的感受,可以到建委、规划、工商等单位相关部门多走几趟,虚心问问有关人员办事流程、内容和他们的联系电话,如果是网上申报的记下网址和流程,回来后及时上网操作,不明白的及时咨询。
要获得这些单位或人员的支持,一是自己要虚心、态度要诚恳,二是最好有公司一位资深领导打下招呼,三是委婉的让他们做好保密防止那名员工知道。
通过各部门的走动,就可以印证自己自学情况,接近实操状态。
找同行了解
身处建设单位,理当会接触同行其他企业,包括同行企业资质管理人员,如果不是直接接触,也应当可以通过认识的人员介绍去认识,这样,一来二往、餐去茶来,甚至可以抽空参与他们实际办理资质的工作中去。
当然,这更需要保密,如果对方问及,完全可以说自己“可能无法再待在这个单位了,但为了今后的职业,由于自己对资质管理比较感兴趣,想从这方面去发展”,还可以说“自己有个亲戚在某省某市搞房地产,想让我去帮忙管理资质方面,所以先熟悉下”,以避免给对方造成压力或者与他可能形成职业竞争,另外,说是保密,说不定对方会给目前可能被老板辞掉的同事讲,为自己留一手为好。
欲擒故纵法
在周遭兜了一大圈,了解或接触到企业资质的内容也不太可能非常全面和细致,特别是不一定与本企业非常吻合,所以,还是得回到目前掌管资质的同事身上来,为达到目的,可分三步走:
一是接近法。故意有意无意与她套近乎,说些共同的话题,表达她工作辛苦做出不少贡献,同时表明自己近段时间不得领导赏识,有些不开心等等,总之,想办法在吃饭、下班等走近些,或者有空时就去她办公室说下话,买点零食共享等,当然,性别相同就更容易些,不管怎么样,只要能够表达同理心、多倾听,几个回合,就容易交往起来。
二是吃喝法。八小时是不容易放松的,下班后经常约她出来喝茶、聊天、吃饭等,有共同的玩法,要不了多久就容易成为好朋友。
三是离开法。随着交往和友谊的加深,就可以讲自己的想法和今后打算“由于自己在这里也经常受排挤,没有什么发展前途,自己亲戚在外省搞房地产,多次请自己过去管理资质,但自己又不会,希望懂点操作再过去,最多不到一个月就会离开公司”,也就是,想了解一点资质方面的内容和操作流程,有时间了抽空跟随去跑几趟,同时打消她的顾虑。
出介入计划
根据前面四个方法,就可以形成自己的介入计划了,只是再明确时间段、主要内容、介入措施、达到效果等,当然可以更细化些。
有了计划初稿,就可以交给老板或上级审批,如果有新的指示,可以进行修改和完善,至少向上级呈交了计划,也算是完成眼下的任务。
要三手准备
通过自己的介入操作,包括这一个月中可能遇到的变化情况,即使有各方面资源为楼主所用,也保不准会出现以下三种可能的结局:
一是完全成功。也就是自己的介入计划实施圆满,自己对公司资质熟悉比较顺利,达到老板的希望和要求,结果让自己接管公司资质管理工作,自己避免了离职的局面。但是,自己不得不思考,这真是我希望的工作吗?原来的行政人事工作真的不喜欢吗?我成功入主,同事被辞掉,不会回想我接近她的真实动机而怀疑或记恨于我吗?我该如何去化解?不可能不去理会的。
二是中途夭折。随着介入计划的推进,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可以阻碍计划的实施,老板改变想法、同事看出破绽、自己目标改变等,导致计划无法实施,自己不能熟悉资质管理,达不到老板的要求等,自己无法进入这个岗位,自己将何去何从?必须有后手。
三是推口之辞。老板要辞掉她、想让楼主去从事资质工作,这可能完全是一个烟雾弹,更可能是想让楼主离开公司的意思,只是找了一个托辞罢了,也就是说,开始让楼主做介入计划就可能是假的,需要楼主通过与上级的交流甚至眼神语言中去体会,如果不能识别,自己可能白忙活,到头来一场空。还不如守着行政人事工作不动,招聘其他人来做资质管理。
不管哪种情况,都要感谢这名同事的帮助、领导的提携、相关政府部门同事的带路、同行公司人员的帮助等,只有知恩图报、不断结交朋友的人,路再更宽阔。你既然入职负责的是人事行政,那么员工关系本就是你分内的事,无论处理员工的离职、转岗与交接,还是完成老板布置的任务,都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至于抱怨,能解决什么问题?
为什么作为人事行政负责人,你的工作量会少?是你工作太浮于表面,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是企业环境氛围不合适,还是老板支持力度不够?
其实很多人在入职后都会遇到类似问题,只是情况大同小异罢了。为什么招你进来?你能发挥多大的价值?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顺境中容易自我膨胀,逆境中又习惯找各种借口证明自己的无辜。遇到问题只会问别人怎么办,而不是自己综合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找到一条可行之路。
老板不是专业人资,他的眼里没有称职一说,只有合适不适合。让员工从资质岗位转到行政岗位,员工竟然直接表达不满,老板需要忍吗?他现在需要的就是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让她尽快走人。只是比较好奇的是你来之前人资行政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资质员这么顽固?你是全盘接受资质还是兼职资质,你愿意放弃人事行政转而从事资质管理?
如果这些疑问你都表示事先了解透彻,ok,那我们就说下如何完成这个特殊的任务。
作为新入职的人事行政,你必须拿出你的专业来说服对方,证明自己,为老板解决燃眉之急。这个事件表面上牵扯到调岗、离职与工作交接等专业问题。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老板对员工的掌控力度,对你的信任度,不过这些你了解下就可以了,既然改变不了,就不要多想了。
你的工作交接介入计划可以这样写:
方案一:调岗。调岗属于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有兴趣的可以查看《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但必须符合哪些条件,如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工资水平基本没有降低;企业又该如何操作呢,要点有哪些,如在不能胜任原工作岗位上做文章等方式。如何能合法合情合理的让员工调岗,这是你必须做的事。
方案二:离职。如何让领导认为不合适的员工离职?懂得如何辞退不合适的员工。因为后者更能体会管理智慧和管理能力。如果你总是为如何辞退员工苦恼,那么自己应该反省在用人和管理方面是否能力不足。
对于考核制度不健全的公司,辞退员工最有效的方式往往是谈话。你是喜欢铺垫还是单刀直入?
现在管资质的员工像一只刺猬,抗拒一切干涉工作的人和事。这时候一些小聪明很难发挥作用,不妨开门见山的谈吧。分析她目前的处境,辞退她的原因。这时候尽量对其工作适当的表示肯定,毕竟没人不喜欢听好话,然后对她现在的处境给予客观的描述。同时表露你的工作观:工作更重要的是成长和快乐。并给予她真诚的建议,告诉她适合做什么,如果到了什么样的岗位能够做得更好。最后,你应该征询她对公司和工作岗位的意见或建议,很真诚地记录下来。这个辞退的上策是通过谈话,中策是合理的利用劳动法规定,下策是与员工僵持,甚至闹到仲裁。
方案三:充电。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资质管理,既然你不懂,肯定要想各种办法去学。毕竟在很多人看来,工作交接是只是交接而没有义务教你怎么做。作为在施工行业沉淀了十一年的人,资质管理其实很简单,我认为一周完全可以熟悉了,然后你可以和她讨论具体的工作,必要的时候,可以合理借势,如老板催建造师的学习了,让我和你把相关人员培训再通知落实一遍等方式,不讲理的介入她的工作。
方案四:强势。这是很多公司会采用的方式,一个很正式的谈话,然后就是强制的交接,如电脑,各种钥匙等物品,无论你再如何不满,公司的资质是安全了,否则等员工怒火攻心,直接毁了资质,那问题可就大了。这招不管有多不完美,但至少是完成了工作交接,保全了资质。
方案五:迂回。不愿意直接面对面,是不是可以通过工作汇报了解其工作内容?是不是可以通过轮岗介入资质管理?甚至开展导师带徒架空,或通过组织架构改变资质的管理归属,让其纳入到你的管辖范围内,这样再介入就简单多了……方法其实有很多,但一个月的时间,要做这些,实在有些不够用啊。
方案六:借势。你一个新人,初来乍到,即使再好的方案,实施起来也会打折扣。必须学会借势,如联合其他部门搞一个总的盘点,如现金抽查,固定资产盘点,资质盘点……通过盘点,基本就把资质的现状了解的差不多了,并且因为是企业大范围的盘点,没人能拒绝,类似的还有审计等方式。合理的借势,哪怕是狐假虎威,也可以让你兵不血刃的解决此事。
工作中有很多这样的事,听着匪夷所思,细想之下却是自己的工作范畴。想两边做好人,谁也不得罪,那是童话世界的专属。既然老板不能得罪,如果你还不想走,那对不起,只能是按老板意图行事,对员工下手了。在职场,没有绝对的对或错,一切利益至上,这就是现实,如果你不能适应,那只能是败走。八戒对唐僧说:“那师兄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于是我们知道了原来还有一个说法叫顶缸。
顶缸,在古文词中有比喻代人受过或承担责任之意,有指代人受过或承担责任者之意,有顶替、代替之意。
对于顶缸,在我们生活中,有无数次顶缸事件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有N多次顶缸的情形存在;在我们的家庭中,或许也有顶缸。然而在我们的工作中,顶缸的机率是最大的。今天,你不努力工作,老板明天就准备请人把你顶替了,你就被顶缸了;明天别人在思想上、心态上、理念上、价值观上出现了与公司的发展不相符合的时候,老板请你去做顶缸。不论被顶缸者如何的心胸宽广,只要他还是生活在芸芸众生中,那他心中或多或少有丝丝不快。有些人在公司里付出了200%的努力,但因各种原因被顶缸了,有些人与公司的各个阶层人士关系很和谐,最终确被他人“出卖”了而被顶缸了。于是发出了感慨:“人呐,长着一颗红楼梦的心,却生活在水浒的世界里;想交识些三国里的桃园兄弟,却总是遇到西游里的妖魔鬼怪;兄弟,处好了就是水浒传,处不好就是上海滩;闺蜜,玩好了就是小时代,玩不好就是甄嬛传。”
我曾记得那是2012年的春天,有家公司通过某猎头公司找到我,要我去他们公司做HRD,这是我第一次接触HRD的岗位,我想人生难得有如此机会让我从HRM跳到HRD,28岁做HRD,何乐而不为呢?在去他们公司前我做了深度的了解,人个人觉得我还是能够胜任该工作的,于是乎我就去了。
在去公司之前,我和公司总经理也是公司老板作了一次深度的交流,从整个公司的发展到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从公司内部运营到公司的流程梳理,从业务部门的开疆拓土到财务部门的阵营坚守。关于我的职务定位问题,我考虑到入职后公司原有的人力资源经理会不愿意我介入他的工作,甚至会阻拦我介入他的工作,提出的处理意见是我先以总经理助理的身份进入公司。(当初我了解到的信息是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工作已经不能让老板满意,老板是让我来顶缸的)。当然进入公司之前,我与人力资源部经理聊了聊,当时HRM问了我几个问题:一、对于上司你怎么支持他的工作?二、对于同事,你怎么配合他们的工作?三、对于下属,你怎么指导他们的工作?
对于这三个问题,我采用了潘新民的《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一书中的方法回答的:对于我的上司,我会想办法把我的上司推上去,然后我坐他的职位;对于同事,我会利用我的交际能力与人力资源的相关知识和财务部、业务部负责人处理好关系,让他们来支持我的工作;对于下属,我们教他们怎么去做工作,用专业的知识来做专业的事,同时让他能与我的岗位能力相匹配,以便他来接替我的岗位。
在入职之后,人力资源部经理支持与配合我的工作,但一旦涉及到他自己的工作,他就直接把我排除在外。最后我通过我的方法把让他很自然地让我介入了他的工作中,并让他的能力提到了提升,于是他做了HRD,而我成了公司的副总经理……
一、与他作朋友:
朋友,是心与心的交流,是肉与肉的相连,是真诚与坦诚。我与他多次的工作中的交心,私底下的交流,并让他从心里接受和认可我,把我作为可以信任的人,值得交往的朋友。我让他感觉到我真正是过来帮助公司解决问题的,使公司的发展更进一步,理顺公司的作业流程,让他能力得到提升的,而不是去与他争夺HRM这一职位。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他与我成为了好朋友。
二、把他变成自已的人
我曾经在另一家公司的时候,曾经使用过这种方式。当时我进去公司就是公司为了把原HRM替换掉,而且我进去后,我发现原HRM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为人处理、心态、理念与价值观都与公司的文化不相匹配,没法进行再培养让他与公司的文化相融合。于是我告诉他一些看似机密而实际上不是机密的我私人事情,让他深深地感受到我是在帮他,他是隶属于我的阵营的人,结果是我成功地将他的工作接管过来了。
三、从提升他的工作能力处着手
我以公司需要推行绩效考核为借口,需要革新工作流程为依托,让他对本质工作作进一步地分析和改良,从而使他的工作更加细化,更明确化。当然这些事情是以他的工作提升,增加他的收入为前提,谋而后动的。
四、明升暗降地进行工作岗位调动 好久没有到三茅这写分享了,今天发现还有个腹黑的专题,我对腹黑的理解和大家是不一样的。借着这个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腹黑的心得。
腹黑不是利用特殊的手段得到某种结果,而是要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任何腹黑的高手,永远不忘的是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什么,而不是纠结于其他人想要的结果。
1)高段位的腹黑,就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2)中段位腹黑,至少自己能远离风险,安全生存;
3)低段位的腹黑,冲锋陷阵最后为了别人做嫁衣。
这个案例最大的风险是,你遇到了比你更腹黑的老板。我们先看一下,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一。行政人事工作量比较少
哪家企业的人事和行政的工作量少?咱们认识干行政人事的人不少了,哪个不是天天忙。但你进入这家企业,发现工作量比较少。说明什么?
二.让你接手单位资质的工作
按照咱人力的知识,管理就是要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上,而老板偏偏把你这个对资质都不会的,放到比较重要的岗位上。这是为什么?难道你上个月入职,这个月老板就发现你适合干这个工作?没有对人力工作提出什么要求,反而对替他砍人提出了要求,这是为什么?
三.老板想把一个岗位的人pass掉
当老板对一个人失去管控到时候,他就会借助外力去解决这个问题,你也说了,这个同事对其他人介入很排斥,证明老板已经想了很多办法在实施。但没有什么效果,用外人去介入,老板的想法是降低对方的警觉程度,自己要维持自己的正面形象,只能用你去解决这个人,解决后,你得进行汇报吧,重要信息给老板之后,他也可以对你进行调整使用,也可以直接去掉你,所以人力行政这个职位,只是吸引外人来的一块蛋糕。
四.为什么让你做一个介入计划呢
因为他担心你万一做不好,会对企业例行的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对你,他不是完全放心。如果你的计划
怎么搞这件事情呢?取决于老板这个人,值得我努力,我就试一下,不值得不努力,咱就拜拜。那如何判断自己不会被卸磨杀驴兔死狗烹呢?我们就试验老板一下。
第一个问题:这个员工,因为什么问题?想让您pass掉他?
你这么问,就是看老板能不能推心置腹的和你谈这个问题,你可以说,我这么问题,其实是怎么思考的,我本身对资质就不懂,即便我认真学,想达到他那个程度,也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他本身有问题,您不会让他做这么长的时间,如果他问题不大,我们只需要协助他,就可以改善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一定是他没有注意到或者不乐意改正的,但是您很关注的,如果我达到了你想要的结果,哪天保不齐我出现了他的问题,您也会这么对我的,所以我要搞清楚,到底是为了什么,让你有这样的想法。
老板会怎么说呢?他会扯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你只需要皱着眉头听着就行,他自己很难自圆其说的。以前我的老板让我调查一个人,没说理由,我就这么问的,他想了想,还是把真实的理由告诉我了,因为其他的理由是没法说服我的。
当然老板也可以说,你就按照我说的办就行。但确实很少有老板这么干,如果老板想让你为他效力,就会为你树立一个你认可的高大价值观,然后要被你处理的那个人,是严重和你价值观相冲突的。老板连这个都不说,你还是离开吧。一个连搞人都不行的老板,是不值得跟随的。
第二个问题,如果我搞定了他,那我以后的工作是一直干资质工作?还是回到行政人事这块?
如果老板顿了一下,或者说的云里雾罩的,或者说了一会,马上就把话题转到pass掉那个人的事情上,说明他根本就没想这个问题,用你就是排雷的,
这时候,聪明的老板会马上意识到,你已经警觉他会把你干掉,所以答案一般回到行政人事这块,然后和你大谈自己对这块工作的重视程度,你就要顺着他话,询问具体的措施,他没有准备的。所以答案一般会很笼统,如果他以前就想过如何搞好行政和人事,那他的一些思路,你是能够识别出来的。
第三个问题:我介入的程度是什么?
这个是必须明确的,老板很清楚,你的警觉一点没少,如果和你说,你一个月要了解的程度很深,那他的用意就太明显了,你可能会直接走掉,所以他不得不说的简单一些,但这个结果,至少保证了你努力不至于白费,但如果他确实说的很深,那不是他想pass掉那个人,而是他对你的工作能力不满,想让你离开,你这个时候,就不要纠结介入这个事情了。
无论你是否具备这个能力,用上面三个问题,至少你能感觉到你有没有后路,你是想当时拜拜,还是想赌一把,我都支持你,因为我们要通过这件事,让自己变得不一样。
那你的介入计划应该是怎样的呢
第一步:各部门开展工作分析,在例会上宣布,我们强化人事行政工作,首先要建立岗位职责一类的,所以工作分析是必须的,然后做出来计划表。把这个岗位放在前面一点,但不要一上来就是他。
第二步:要针对人事工作出台一些新政策。比如考勤等,煞有介事的开展。
第三步:每个部门建立各岗位流程说明,你要出一个模板,各部门按照样式填,填不好的,你要去现场指导,或者开会培训。
第四步:找兄弟单位,老板其实认识很多同行,就和咱们人力资源一样,或者自己找朋友,或者直接找资质审批单位,实在不行就花钱呗,先搞懂基本流程。
第五步:进入工作分析,你和他先说,工作分析其实是个很轻松的活,一个是问询,就是了解大概的工作内容,你已经写了流程说明,但我没看懂,我也不想耽误你时间,你一边工作,我就一边用流程对照着看。如果他外出,你也去。没办法,这项工作就这么烦人。上一步搞懂基本流程,就是为这一步做准备,你会迅速抓住这些工作的重点。
对于警觉性很高,他排斥你的时候,你要学会的就是脸皮厚,以前的同事介入不畅,更多的是人家不乐意趟这个浑水,这个人对老板的用意很清楚,但你不要退缩,直接给对方压力,他会了解到老板决心。就会产生变化,比如诉苦这种行为,是在压力大的时候体现出来,你可以和他聊一下,到底问题产生在哪里?你可以不把我当朋友,我做这件事,也做好了被老板当炮灰的想法,所以做就是锻炼,工作丢了无所谓。但你呢,不解决这个问题,老板还会换一个人来。
第六步:这个不要写在你的计划中,你要让这个人纠正老板认为的错误,如果这个人不纠正,那你就好老板进言,整个工作没什么难度,招个人经历一段时间就行了。用人的风险越大,处理得就得越快。
第七步:和老板说,一个月的介入时间,我无法承诺您,您觉得无法接受,我现在就离开。老板会问到底多长时间,你就说不好说,反正计划在那了,老板人认可的话,实施的人,除了你就没人了,他再招还得需要时间。所以,他就不会强调时间。
介入的时候,你要每个进展和老板汇报,确保在受控的范围内处理这件事,你记住,只要让老板觉得你处理事情很灵活,能够按照他的思路去做,他会对你重新评估,到最后,即便没有达成,他也不会让你走,因为这件事,不是容易处理的事情,但你的思路符合他的需求,他就至少会认为。
1)别人都不乐意承担这事,只有你承担,说明你能挑担子
2)别人都不能主动想这个问题,只有你在尽力想办法,那站在老板角度上思考的人,为什么放弃?
说实在的,这个老板手下无人可用,那个搞资质的,都让老板头疼,想想其他重要岗位的人吧,所以鉴于以上你的特质,当老板的怎么忍心让你走,只要老板不是用这件事故意挤了你走,你大可以放手一搏,即便被当成炮灰踢到一边,你大可以拿这事做案例,作为你的经验出现在其他公司。所以你想成为不一样的人,就要从现在开始,做不一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