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都市人才招聘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HR社区 > 管理评论 > 【职场指路】怎么样才能更快的明白领导的意图?
【职场指路】怎么样才能更快的明白领导的意图?
作者:昆明人才招聘网 时间:2016/6/26 阅读:495次

【职场指路】怎么样才能更快的明白领导的意图?

主题描述


我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有2年了,一直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人,尤其不擅长与领导沟通。只要领导一找我谈工作,经常会很紧张;再加上我们领导又是一个喜欢拐弯抹角的人,很多事情都不直接说,总是让人费尽脑筋揣摩他的心思。由于不知道领导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有时会说错话,有时会办错事。在人力资源这个领域工作,很多人都想成为职业经理人,我也不例外,但是我的情商比较低,不懂得如何揣摩别人的心思。
请教各位,怎么样才能更快的明白领导的意图?职场之“愿得一人心”
    曾在职场初期给我指导的那个人
陪伴我一路拼搏经过每一次晋升
睿智的领导人
改变我的天真
曾以为领导能帮我摆脱各种困境
只愿得一人心
帮我不放弃
这简单的要求
需要巨大的勇气
没想过不懂你
却是在骗自己
最后我深深倒在各种疑惑里
    傻瓜,领导能那么直白那么费劲的帮你一辈子啊?
   在三国时期,估摸着孔明到死都没想通刘阿斗为什么那么难扶持,因为他是一滩烂泥(不过,有大量史料记载,刘阿斗并非传说中的烂泥,这个只是借用)。
   如何才能明白领导的意图呢?
   一、加强个人自身的修炼
   关于个人自身的修炼,那完全就是自己个人的事啦。跟别人都没啥关系,人家直爽也罢,绕弯子也好,都是别人的事情,你不认真提高自己,你就只能呆在“疑惑”里,就像开着一辆跑车跟着引路人闯进繁华的大都市,你一不小心跟丢了,你想往哪跑?所以还得自己熟悉“地图”。
   二、要多跟领导接触,多聆听,多请示,但求“听锣听声,听话听音”
   俗话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这是啥意思呢?无非就是说要善解人意,学会聆听,透过表象看本质。如何听话听音呢,多听领导教诲呗。试想,自己跟领导是不是要加强一些沟通呢?俗话说,朋友间不打不相识,何况是跟领导沟通工作呢,不聊不相识嘛多加强工作汇报是对的。
   三、多学习中国的“含蓄”文化并适应之
   记得好友讲过一个小故事,蛮有趣的,说的是“如果突然有一天,有位你很熟悉的女孩不再喊你名字,而是喜欢喊你“嗳”、“喂”,那么,她一定是爱上了你。”自古以来,咱中国人讲话向来以含蓄著称嘛,“哎,那人蛮好的,就是太直了”、“是啊,他要是稍微懂得绕点弯子,就不至于如此了”。
   四、换位思考。
   作为很多处于有几个下属的“领导层”的职场人士,很希望自己有那么一个或两个下属,非常贴心,非常懂自己的意图。“有锅下属背,有利下属推”,其实要是遇到这样的领导,下属要学会避免背锅,利嘛,自己挣不到,舍就舍了吧。但还有些领导“有锅,大家都能推;有利,你我皆可为”,但他们不喜欢把事情点的太明了,这个就得靠下属靠悟性去感悟,去揣度。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换位思考”——假如我是领导,我该如何想和如何做?
   五、试探领导真想法,修正个人思路、贴近领导思路。
   假如你已经领会了领导的部分意图(要是一窍不通的话,我都怀疑。。。),那不妨行动起来,把计划做起来,拿上你的计划书并做好多种可能性的预判,到领导那里汇报去吧。“领导,您看啊,关于您布置的。。。工作。我是这样部署实施的,需要。。。需要。。。我有。。。怎么样的打算,您看这样做的可行性如何?”尽量给领导出选择题,不要出问答题。。。按照领导的指示或者是其透露的点滴想法再对自己的计划作以修正。
   六、做好自己,“听风”不“跟风”
   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不想当领导的员工也不是好员工,再说了,甘于平庸,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不负责任嘛既然如此,就得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努力往上“爬”,对于较为“含蓄”的领导,下属要学会“听风”但不“跟风”,方能保持从容。一、解读案例
1. 不擅长与领导沟通。只要领导一找我谈工作,经常会很紧张;
2. 领导又是一个喜欢拐弯抹角的人,很多事情都不直接说,总是让人费尽脑筋揣摩他的心思;
3. 领导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有时会说错话,有时会办错事。
二、分析及建议
   俗话说“上一百,种种色色”在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那么怎么才能处理好这些关系呢?再结合本案中楼主遇到的问题,以下思路仅供参考:
1.“掌握领导的需要,抓住重点”作为领导经常会找员工谈话,但是每次谈话都会有一个重点,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主体思想,也许领导说了很多话,当你听到话时都会很紧张,但是最起码主要意思你会听明白。领导为什么要找你谈话?领导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是你做错了事找你谈?还是领导表扬你……
2.“被动变主动”案例中说“领导又是一个喜欢拐弯抹角的人,很多事情都不直接说,总是让人费尽脑筋揣摩他的心思”,很多事都是工作中的事,只是说领导跟员工站的角度不一样,思考的立场也不一样,如果楼主每次换种角度,把自已的被动变成主动,遇到问题,能够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如果偶尔自已的设想和建议得不到领导的了解和采纳,也别灰心,一次、二次一直这样继续下去,终有一次领导会赞同和采纳了。
  关键是你一次次主动的建议,领导肯定不会只敷衍你说行,或者不行,当然他会用同事的姿态告诉你,为什么不行,会给你理由和帮助。当你提出自已建议时,你自已当然是自信和信心满满的,你与领导之间,也就是渐渐通过这种沟通方式,互相了解,最终能够漂亮的完成某一项工作;如果那时那刻,我想问楼主,您还紧张嘛……
3.“多问、多说”我觉得在工作中,很多朋友都会这样,当然我也例外,在接受领导安排的任务时,实际上并没有弄清楚任务的本意,但是怕领导批评自已,或者给别人说自已工作能力差,理解能力弱,怕给领导留下坏的印象,不敢问明白。更不敢说“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那样等”而是违心的说“知道了”、明白”、“好的”。最终就会出现出现楼主在案例中说的“有时会办错事”。
  总之,在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懂就是懂,会就是会,理解就是理解。不懂就要问。虽然问了领导会说些其它的话,但是问过之后,问题你清楚了。理解了。领导一般只看最终结果,不再乎过程。
   所以该坚持坚持。该问问,该说说。祝你好运!!!案例中的主人公,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初入职场的自己。面对领导犯怵,听到命令发懵,以至于手忙脚乱,越做越错,最终对自己的职场未来怀疑甚至绝望。好在我们这个主人公还比较务实,没有放弃自己,正视问题求解决方案。他只问了一个问题“怎样更快明白领导意图”,我想在前面补充一个问题“怎样破除对领导的紧张心理”。
    怎样破除对领导的紧张心理?
    1、打破价值排序。之所以领导一找你,你就会很紧张,说明你心里把他看得太重要了,这和我们暗恋一个女神或男神时,被看一眼就小兔乱撞一个道理。《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的作者石勇曾分享过,曾经特别怕领导的他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他的领导并排站在一个厕所里放水,他一下子就开悟了。原来领导的威严也只是一种伪装,明星也有上厕所的时候,有钱人未必都比穷人NB……是我们自己在心里对别人的价值进行排序造成了内心紧张,因此我们只要想通这个关节,就会明白很多紧张可以自我调节。
    2、做好你自己。瓦伦达是美国著名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患得患失导致你的紧张,而得失心对于你做成一件事几乎没有任何帮助。所以面对领导,当你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就少说多做,做好你自己的工作。别太在乎领导对你的看法,当你的核心能力修炼到旁人无法取代,哪怕是领导,都不会轻易难为你,反而事事都要多听听你的意见。这就是用专业度换发言权!
    怎样更快了解领导意图?
    1、做领导的忠诚粉丝。套用7姐的话,就是把老板当明星来八卦。你知道领导家住哪里吗?你知道领导的生日吗?你知道领导的爱人在哪工作,孩子在哪上学吗?你知道领导最喜欢看谁的书,听谁的歌吗?你知道领导习惯的小动作,经常出现在他什么样的心情下吗?你知道领导最得意的经历是什么吗?你知道领导最痛恨的是什么类型的人和事吗?如果你能像一个疯狂的铁杆粉一样去深挖领导的一切,你就很容易了解到他的兴趣爱好、做事风格、工作方式、优缺点等,你也能从中推断出领导的事业目标是什么?阶段性目标是什么?对你的工作期许是什么?领导也是人,如果私下生活中你能做他的贴心人,工作中能做他的好助手,他怎么能不爱这样的下属呢?这样的下属,我相信领导连不和爱人说的话都愿意去和你去聊,还用去猜吗?就算让你猜,因为有对领导充分的了解,他的每一个话外之音,每一个小动作,都没有人能比你更懂!因为,你足够用心。
    2、学会汇报工作。我刚入职场的时候,就有高人指导要学会零汇报。简单说就是近期不管做了什么工作,有事没事就找个机会向领导汇报。如果领导有安排重要任务,那更要勤汇报,遇到困难要汇报,解决了问题也要汇报,一切顺利更要汇报……总之要让领导随时掌握自己工作的进度,可以没事指点下自己体现权威,还能感受到下属确实有做事。后来,我慢慢发现零汇报也有缺陷,不但现实中很难有那么多时间和机会勤汇报,而且过多占用领导的时间会让领导觉得你没有能力。我在看了《不会汇报工作,还敢拼职场》这本书后,忽然发现汇报工作真是一门难学的艺术。要选择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语言,汇报领导感兴趣的东西。还得多承担,少抱怨,不显露自己,多揣摩上意,在一次次汇报中摸透领导的套路。多汇报工作,其实也是增加了和领导单独相处的时间,能够帮助你更快地了解领导的意图。
    3、比领导多想一些。现在的下属越来越不好做了,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你想更快地了解领导意图,不如比领导多想一些,就像《琅琊榜》里的梅长苏,牵着老板靖王的鼻子走。你需要能站在老板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和处理问题,帮着老板做决定(虽然表面上还是老板拍板,你懂的)。再套用7姐曾说过的,老板希望下属让自己能第一时间知道最前沿的管理信息,至于用不用再议。你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技能方面的优势,以前瞻的意识为领导先想一步,预先分析可能的问题,拿出解决方案,让领导感到自己找了个运筹帷幄的好军师!当然,伴君如伴虎,你可以比领导多想一点,但你得揣摩好领导的性格。有的领导不希望下属太聪明,万一你表现过了,让领导感觉到你对他有威胁,那就是No Zuo No Die了!
    退一万步说,一个好领导,其实是不需要下属去猜他的想法的,除非你太笨。所以,要么自己学聪明点,要么就换个好领导。
    作者简介:齐赫,辽宁葫芦岛人,三茅笔名文下立刀,网名鸭梨教主,非典型HR界五年陈。200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曾在机械制造、快消品、商超、商业地产、物业管理等多个行业折腾。现在是77大白兔One Day Class成员,三茅HR3000字小组成员,百度知道HR领域行家,葫芦岛职业规划交流群创始人。职场中,由于领导的性格、语言,以及表达方式和习惯不同,下属的理解和适应能力不同,往往会出现因为下属对领导的意图了解不到位,从而导致工作不出成绩,领导上级不满意,自己工作不开心,进而陷入一种欲罢不能的职场怪圈。怎样及时、清晰明白领导意图,减少理解错误,目标清晰的执行领导布置的任务,成了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在这么多年的职场生涯中,听到和遇到因为下属没能及时明白领导意图,而造成工作失误或离职的事例比比皆是。如何规避,或者说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把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和观点,整理出来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什么情况下会导致沟通不畅,理解和明白领导意图困难。
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从领导和下属两个角度来分析,其最核心的问题,是领导和下属的沟通问题。那么,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领导意图在向下属传递过程中,有哪些制约传递效果的因素发生。
1、在职场中,有的领导下达工作安排时,语句含糊不清或语速过快,容易造成下属不能完全明白领导意图;遇到不善沟通的下属,可能就会出现听不明白,也不去问,就这样一知半解,靠自己不完全明白的理解去工作。试想一下,没有完全符合领导意图的工作目标,能获得领导满意的结果吗!
2、有的领导喜欢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给下属发号施令和训斥下属,给下属的心理上造成恐惧和压抑,容易导致在接受领导安排工作的指令时,因心理压力导致不能完全明白领导意图。
3、有的领导,发布指令故意含糊不清,目的是为了预防出现失误时,好把责任完全推给下属,这是典型的出卖下属的领导。
4、有的领导喜欢遮遮掩的发布不完整指令,说些彰显自己语句弥足珍贵、奥妙无穷的语句,令接受指令者云里雾里的比较费解;员工想详细询问确认,总会被领导以自己理会为由,拒绝进一步说明。
5、也有的领导发布指令,干脆简洁,如果下属不注意力集中,可能就会出现不能完全明白领导意图的悲惨结局。
列举了这么多类型,都是与下属在接受领导指令时,容易导致不能及时明白领导意图有关的领导类型。接下来,我们列举下属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不能及时明白领导意图的情况发生。
1、对专业和工作流程不太熟练,导致领导的部分指令不能完全理解,却又担心领导说自己不懂或不行,羞于启齿继续追问。
2、领导安排任务时,注意力不集中;过后,又不愿意主动去找领导问清楚。
3、对工作不负责任,不热心,不愿专心投入工作或听取领导的指令安排。
二、如何避免沟通不畅,及时领会领导意图
在上边,我们从领导和下属两个角度阐述和分析了存在沟通不畅的情况,接下来我们谈谈如何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说起来沟通,既是双方的问题,也是一方的问题,更是工作沟通技巧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说是双方的问题,因为只要有一方能够表述清楚或者听不清楚,进一步询问确认清楚,沟通都不会存在任何制约和障碍的。但是从从属关系来说,领导在发布工作指令时,占据主动的地位,领导安排指令不清楚,事情做砸了,负责任的领导或说考核规范的公司,会让领导承担领导责任的。但是,领导安排指令含糊不清或者说不完整,在很多时候由于是口头传达,很难拿出充足的证据来证明是领导安排失误造成的。遇到负责任的领导,直接把责任承担了,作为下属自会偷着乐,并感谢领导;遇到不负责任的领导或者说斤斤计较的领导,恐怕下属逃脱不了背黑锅的厄运了。介于此,作为事件的一方被动当事人,当遇到领导发布指令含糊不清,或自己理解不清时,应该主动向领导进行确认;当领导认为你能力低下或者说不高兴你再问,表现出不愿意的情绪时,下属要学会向领导承认自己失误导致没完全明白,寻求领导心里上的一种满足感和平衡感,来获取领导的详细描述。否则的话,下属岂能甘愿这样稀里糊涂的去进行目标不明确的工作?所以说,沟通也是一方的问题,只要当事人自己这方努力了,很多时候,事情的过程因当事人的不同行动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作为当事人,如果不想背负工作无能的骂名,就必须做到:不明白领导意图可以不耻下问,可以厚颜无耻,可以委曲求全,目的只有一个,弄清楚领导意图,做领导满意的结果。
当然了,说到如何及时明白领导意图,依然和有效沟通有关。有效沟通可以打造领导和下属之间默契的工作格局,达到默契的程度,想不及时明白领导的意图,恐怕也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才能达到和领导默契的程度呢?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自认为你了解你的领导吗?也许有的下属会说,现在的职场,都讲究个人隐私权,怎么好意思打听领导的个人隐私呢!其实,有这种认识的人,是没有完全理解我所问这句话的目的是啥!一些理论上的东西,也不是一句两句能表述清楚的,在此,仅把自己认为如何去了解领导,以便达到默契配合的效果,谈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
1、要知道领导对工作的态度,是严谨认真,还是一般般即可;是实事求是,还是好大喜功式的功利心思。领导是一个追求完美的领导,那么自己做事必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作为自己的下属,在接受领导的任务时,就不要心存侥幸,贪图求快,以次充好,一定要按照要求严格进行,做到仔细仔细再仔细,认真认真再认真。如果领导的工作态度是追求一般即可,那么,下属在工作时就要质量和进度同步考虑,不要做细致的慢如蜗牛式的下属,那样领导会认为你效率太低,会产生不喜欢和不认可你的观点。领导是一个讲话、办事干脆利落,简明扼要的类型;还是婆婆妈妈,唠叨重复的类型;或者是给下属表述问题时,总是说不到重点。对于讲话干脆利落,简明扼要的领导,下属在接受领导指令时,一定要专心致志;对于婆婆妈妈、唠叨重复或说不到重点的领导,下属在接受指令时,一定要了解重点,不清楚的要重复询问确认。
2、了解领导对下属的要求程度和习惯。有的领导只管向下属下达指令,不关注执行的过程,重结果;有的领导,下达指令后会关注重点,甚至全过程。对于关注结果的领导,下属完成任务后,要及时向领导汇报结果;对于关注过程细节的领导,下属要及时向领导汇报进展情况,及时听取领导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和领导有效沟通,才能对领导的意图明白彻底。
3、了解领导的思维习惯和言行举动,高兴时和不高兴时,遇到一般问题时和严重问题时,不同情况下,领导的不同面部表情和行为举止。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在接受领导语言信息的同时,领会领导没有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些重要信息,才能让自己对领导的意图了解得更彻底。
4、了解领导的讲话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的讲话习惯代表不同的态度和要求,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用词(包括方言和喜欢惯用语),代表不同的信息传递结果。这一点,需要下属一段时间的观察,才能有所理会,所以就要求下属要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收集和自我消化吸收。
5、当然了,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了解领导的生活情况,更有利于密切和领导的沟通效果和深切理会领导意图。   
  只有了解了领导的一些行为举止、语言表达方式习惯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内容,才能在工作中,领导说的每句话什么目的,每个举动什么意思,下属才能及时得到理解,才能做到及时明白领导意图,才能做领导满意的下属和称职的员工。  古人云,江湖险恶,人心不古,古人又云,跟着领导走,有肉吃!为什么要去领会领导意图?这个还需要解释的话,那么问题就真的来了,想必也就不需要混职场了,这个问题你的不明白,说明你的智商不在服务区啦!

曾记得,有个对联形容领导权威的,那是,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不行,行也不行。所以,混官场的都知道,想要混的好,听习大大的话,跟党走;想娶媳妇的小伙子必须得明白,跟着妇女主任混,不会打光棍!

有人说,我工作靠本事,不靠关系,领导也得让着我,好吧,我告诉你,如果有这种想法,好日子也快到头了,自古以来,功高震主,尾大不掉者,不得善终!朱元璋打天下时,忽悠一帮伙计时,那是泪流满面的说,金杯汝共饮,最后呢,还不是白刃不相饶的节奏!

有人说,既然领导那么牛逼,咱就不需要思考了,两个凡是就O啦,凡是领导说的都是对的,凡是领导让做的就坚决做,那么问题又来了,领导需要的不是木偶,Do you understand?

领会领导意图是个技术活,怎样才能快速的领会领导意图呢?败着急,败吱声,让我说个书先,

一、  领会领导意图的必要性:

1、宋高宗的心思谁会猜?(本故事纯属虚构)
话说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这两个苦命的娃被金兵俘虏,人高马大的金兵可不是八路,有优待俘虏的政策。所以,既然董事长与总经理两个都被抓住了,那么,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捡了个漏,成为南宋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人家赵构好不容易当了老板,喝点小酒压压惊醉生梦死怎么滴吧,人家奏是爱好和平了不行?市场部总监岳飞天天喊口号说,打过黄河去,把老板的爸爸与哥哥接回来。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宋高宗赵构来说,尼玛,老爹与哥哥要是回来了,我这个老板还当毛线呀?
赵构:桧哥,我们要打过黄河去,接我老爹与哥哥回来吃月饼看嫦娥,可好?
诸位看官注意了,看看人家秦桧怎么说,奥斯卡影帝,表演艺术家,德艺双差、终身成就奖得主秦桧心里想,别特么的扯蛋了,你爹与你哥回来了,你算个球?你肯定不是真心的!
于是,秦桧脑子一转说:“老板,这事使不得,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呢,万一我们把人家打急了,金人缺根筋脑子不好使,直接把人质(宋徽宗,宋钦宗)撕票怎么办?你这是不孝。”
赵构:“桧哥,你说的有道理,那岳飞天天哭着嚎着要打过黄河去,怎么办?”
秦桧:“弄他!然后,我做东,请金人吃个饭,唱个歌,跳个广场舞,签个合同这事妥妥的。”
赵构:“万一以后别人骂我肿么办?”
秦桧:“老板,我家就缺做饭的黑锅,这是我与他私人恩怨,与你木关系。”
赵构:“说得死嘎, 你办事,我放心。”
于是,岳飞就这么死了!

对于岳飞来说,没有准确的领会领导意图,忠于国家,忠于民族,但是,不忠于老板赵构个人,最核心的是,自己做的事与老板赵构的核心利益相悖,所以,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如果金兵手里没有赵构的老爹与哥哥,赵构手下有岳飞,韩世忠等一帮生猛牛人,估计早就揍的老金家爹妈都不认识的节奏。

对于秦桧来说,维护组织利益不如维护领导个人利益重要,听领导的话,做领导想做的事,这个才是混职场的王道。要不然,凭什么,一句莫须有就能干掉岳飞?做HR可以脑补一下,没有老板的支持,人事经理能随意干掉销售经理?

对于宋高宗来说,有些话,自己不方便说,下属不仅能领会,而且还干得漂亮,真是万水千山总是情,这样下属才是行!谁听我的话,与谁在一起舒服,与谁合作放心,就与谁在一起,谁是同路人,我就罩着谁,一起喝酒,一起嗨!

2、明成祖朱棣:缙犹在耶!是几个意思?

话说传说中的燕王靖难成功后,摇身一变成了24K纯金大明皇帝,在立太子问题上犹豫不决,到底是立长子胖子朱高炽(胖子被歧视)呢?还是立最像自己、而且多次救过自己的二儿子汉王朱高煦呢?最后,大明才子、大学士、内阁首辅、《永乐大典》的主编解缙横空出世,对朱老板说一句:“好圣孙(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少年聪明、英勇,深得朱棣喜欢。”这才让朱老板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后期,朱老板好大喜功,解缙不断劝说挑战老板底限(你就不能学学没你聪明的杨士奇?枉你还是号称大明最聪明的人的节奏,看看人家老杨同学是如何惴摩上意,既伺候了朱老板,还保了太子朱高炽,人家才是领会领导意图的殿堂级高手),让朱老板不爽,再加上汉王朱高煦不断陷害穿小鞋,终于被朱老板下令打入大牢。

话说,当大明特务头子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上报辞退对象表给朱老板审批时,朱老板看到名单上有解缙时,说一句:“缙犹在耶!”。纪纲纳闷了,朱老板这是几个意思?是嫌解学士命长?还是忘记放解学士出来?于是,第二天,也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外面下着那年的第一场雪,纪纲命人把解学士从大牢里提出来,挖个雪坑,活活把解学士冻死拉倒。

解缙一死,算是把文官集团给得罪了,朱老板背了黑锅,其实,朱老板是想给儿子留点文臣,后期也确实想过压一下与自己一起造反的武官集团,万一自己挂了,自己的兄弟与儿子再造儿子的反,咋办?还是用手无束鸡之力的书生靠谱,可是,朱老板爱面子,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决策错误,指望下属领会自己意图,谁知道纪纲马屁拍到马腿上,让自己背了黑锅。。。。。。。后来,纪纲认为朱老板对自己所作所为并没有处罚,做人做事更嚣张,结果被朱老板灭了。

对于解缙来说,前期确实是领会领导意图,帮助朱老板下决心立太子,但是,后期明知朱老板生性多疑,好大喜功,自己做事反其道而行之,可一不可二,所以,被老板掂记上了,自然不得善终,解缙亏就在做了三类人才,是人才不是奴才,只会间歇性的领会领导意图,而且还太高调,同志哥,咱们能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领会领导意图后,咱们能先上车,后补票?非得哪壶不开提哪壶,被收拾是正常的,不被收拾才是怪了事的节奏。

对于纪纲来说,老板模棱两可之时,不能想当然的按照自己对老板心思的猜测就办事,凡事有个度,你把老板吃透了,老板会留你?你猜不透老板的心思,做事违背领导的意图,还让领导给你背黑锅,你不死,谁特么的死?

对于朱棣朱老板来说,太精明了,下属不愿意伺候,太傻了,下属就会忽悠你,有些事得与聪明人打交道,别人能领会你的意图,有些事,就得交给笨人去做,把话说清楚了,不然,亏的还是自己。

上面故事扯多了,只是开胃菜,下面来点干货,如何快速领会领导意图?再来扯几块钱的独家偏方,行不行,自己领会精神,咱管扯不管真!

二、 如何快速领会领导意图?

领会领导意图是个技术活,这么重要的秘密,在古代那是传男不传女的说,今天拿出来分享一下,无所谓了,反正这些方法我也用不到,就当行善积德的节奏,别感谢我,我的别名叫雷锋!先说说常规的套路:

1、观其言,看其行
古人说的好,了解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德行,第一要素就是观其言,听其行。话说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说的就是这个理,领导也是人,咱们得仔细观察领导都说什么,在做什么事,这些行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如果是主动的,咱们跟上锦上添花就对了,搭着顺风车,让领导满意就行啦。如果是被动的,说明领导心里不愿意嘛,咱们做事打点折扣,或是反着来,既让领导过得去,又让领导明白自己是站在领导这边的,横竖都让领导高看自己一眼。

2、明其心,了其志
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有些领导是个老狐狸,不会轻易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时候甚至故意瞎折腾,就是让人误会自己,然后躲在各式流言的环境下观察别人,这样的领导是可怕的,而且城府深,非一般人不能看透。所以,要想领会领导意图,就得有个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可以主动靠近领导,挖掘领导以前的得意之事,甚至适当给领导背黑锅,来判断领导的心胸与志向,只有这样,你才能走一步看三步,打蛇打七寸的命中领导的心防,这样领导才会视你为左膀右臂,因为你的心机已经让领导认为你是与他同路人。

3、性格决定命运
这年头,流行性格决定命运一说,就像科学解释不了女人的直觉为神马那么准一样一样的,这个既可以借助所谓的属相,星座等理论,也可以根据领导做事风格与价格观来分析,还是可以找出点套路来的,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话说,再狡猾的狐狸都玩不过好猎手,人的性格因素在许多重要事情的决定与选择上确实可以让人心中有数,这是可以抛开其他条件不论的一种下意识的天生的直觉。就像做出抗美援朝决定的毛主席,如果换做其他领导人,是不会有如此魄力的!
 
上面三种常规的方法是需要花时间研究的,在这个快餐时代,也许很多人不会愿意去下功夫的,好吧,那下面再来几个拔苗助长的方法吧:

1、 汇报法:端别人的碗——服别人的管
对于想吃快餐的下属来说,要想快速领会领导意图,那就用最快最笨的方法,早请示,晚汇报,这个方法的秒处就于,时时勤拂试,不使尘埃落。领导嘛,不就图个权威感,存在感,说话好使的成就感?那就遇到多汇报,多请示,以领导的意见为准,指哪打哪,这样,还能在领导那里适当表现自己的实力与忠诚,领导会觉得这样的下属好用,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领导高兴了,就把你当自己人,这样就会提前告诉你他的想法。退一步说,你天天与领导在一起,领导有几根花花肠子,你再猜不着,你也是醉了,基本上也就不需要去领会领导意图了,因为你太笨,领导不要你了。

2、 利益法:狐狸尾巴——藏不住
人在江湖上混,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这个话俗理不俗,作为领导,就得有自己的利益或是部门的利益,千万不可把部门利益等于领导利益(不要犯岳飞那样的错误,错把国家利益等同于赵构的利益),有时候也得分开,这个时候,领导的所作所为,自己要在心里转个弯,用排除法衡量一下,领导做的事,对领导有利还是对部门有利或是对部门有害等,凡事你往对领导个人有利的路子上走就行了,至于对不对,领导自会告诉你的,如果领导眼睁睁看你为他好还往火坑里跳,他不表个态,不打个赏什么的,这样的领导也就不值得你跟了,也就不需要去领会他的意图了。

3、反试法:年三十煮稀粥——不是过年的样子
    所谓成功细中取,富贵险中求,这个方法有点险,毕竟是名利危中来的节奏,这个方法只能偶尔用一下,作为试探的目的,就如兵法中,以正合,以奇胜的道理一样。如果领导安排工作不做交待,不愿多说,那么好办,咱们根据领导平时的做事风格与价值观等,还是不能猜到领导的真实想法,又不能傻子一样的去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个时候 ,可以适当把事情往领导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上去做,反其道而试之,当然这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在做之前告诉领导,探听虚实,让领导着急,主动告诉你他的真实意图,一个是吃不准的情况下,直接往相反的路子上走,做完后再看领导反应,这样还有补救的措施,既可以将功赎罪,又可以知道领导真实想法。但是,这个方法有点兵行险着,不到万不得已,慎用。

       4、对手法:裁缝师傅的尺——专量别人
如果对领导不熟,自己又不是领导信得过的人,这种情况下,要想知道领导的意图,只有把自己当成领导的对手,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一定不是你的亲人与朋友,而是你的对手,只有对手才愿意花时间研究你,逐磨你,当然,这个说来话长,既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水平,又要对领导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与了解,这个得花时间的。但是,这个方法也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来达成,就是假设自己是领导,模拟领导的角色进行思考问题,多做模拟与推演,把可能的想法都提出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然后再把自己的角色回到下属的层次上,按自己推演出来的结论去做事,就算不能符合领导意图,至少也得让领导认为你是个有想法值得拉笼的人。

5、跟风法:周文王请姜太公——净找明白人
 这年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成为领导的对手,一般来说,咱们可以试着去成为领导的人,当然啦,不是跟着和尚吃几天斋,就会成为佛祖的人!这个需要交投名状滴,如果手里没有底牌,短期内无法获得领导的信任,那么还有一种办法可以让自己能领会领导意图,就是跟风法。领导不是带头大哥,什么事都自己提刀上阵,肯定有马仔在摇旗呐喊,煽阴风点鬼火的节奏,所以嘛,咱就得盯住这些人,这些马仔或许得到领导的授意、或许是领会领导的意图了才冲当马前卒,你说,平时大家一个锅里捞食吃,现在突然有那么几天是大姑娘留胡子------反常,这个时候,跟着做就好了,跟着领导马仔混,等于间接跟着领导混,当然了,伪军是当不成鬼子滴,只要让领导知道咱的心意,以后有的机会成为自己人,那个时候,自然可以先人一等的领会领导意图。
 
领会领导意图是个艺术活,但是这得有个过程,没有速成法,不下功夫去研究是得不到收获的,更何况,猜到领导意图就是一本万利?想想杨修是怎么死的吧?没有哪个领导会让自己在下属面前是个透明人,让你看透了,领导就不是领导了。

不管什么时候 ,在领导心中,神一样的下属是可怕的,猪一样的下属是可悲的,领导需要的是介于两者之间,诸葛亮是来当军师的,猛张飞是打头阵的,只有领导自己才是曹孟德,宁可我负天下,不可天下负我!

对于下属来说,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想办法在领导那里狂刷存在感,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在领会领导意图的前提下,适当的藏拙,既能显示领导英明神武,又能让自己看起来大智若愚,毕竟只有领导先免礼,下属才能平身的节奏!切记,保存自己才是主要的,别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领导反手一刀送你上路!所以,该精明的时候不傻,该糊涂的时候不精,这个才是我们追求的艺术人生!
来源:昆明人才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