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员工不愿签订《保密协议》,怎么办?
主题描述
我们公司是今年初成立的高科技企业,老板比较重视公司的信息安全,最近,要求人力资源部和所有员工签订《保密协议》,保密费包含在工资中,公司不会再额外支付。
但是,大家的抵触情绪很明显,他们说自己是跟着老板一起创业的员工,为公司保密是份内的事情,况且公司又不支付保密费,不会签订这份《保密协议》。现在,我很为难,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请教大家,员工不愿签订《保密协议》,怎么办?我们公司是今年初成立的高科技企业,老板比较重视公司的信息安全,最近,要求人力资源部和所有员工签订《保密协议》,保密费包含在工资中,公司不会再额外支付。 但是,大家的抵触情绪很明显,他们说自己是跟着老板一起创业的员工,为公司保密是份内的事情,况且公司又不支付保密费,不会签订这份《保密协议》。现在,我很为难,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请教大家,员工不愿签订《保密协议》,怎么办?
老板重视公司信息安全,是很有道理的,不过,在这样的过程中,有否依法依规执行,相关内容是否经过审核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重点,笔者虽不是专业法律工作者,但仅提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1、和所有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首先明确一点,文中所谓的保密协议是否是相关的竞业限制协议?如果存在竞业限制内容,那么提醒一点是: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这是个很关键的重点,也就是说,公司内部有些人是没有必要签署的,那么人资部是否有认真甄别呢?
2、保密费包含在公司中,不会额外支付,合法吗?
如果涉及到竞业限制,那么《劳动合同法》已经明文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也就是说,有关竞业限制的补偿,应该在接触或终止劳动合同后,进行发放,那么包含在工资里的能否被认定是补偿金?这样做有否法律效力?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3、人资部门到底该怎么做?
首先,人资部应该明确相关法律法规,除了国家明文发布的相关法律,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等,并认真研读相关法律的司法解释;同时还应该重点研究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必要时应向专业法律人士进行咨询确认;
其次,日常工作过程中,就要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同时,在维护公司利益的角度上,应该重点提示老板注意依法办事,该花的钱,得花,该办的事儿,也得办;以绝后患。同样,对于一些涉嫌违法的操作手段和行为,重点要让老板知道,这么做,对公司有什么不良影响,会带来什么样的利益损失,相信,每个老板都不愿意看到自己收到法院的传票吧。
第三,工作过程中,作为人资部门,应该注意自己的立场和沟通方式,合适的情况下,要充分考虑员工和公司的双方利益均衡,在和员工沟通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权衡相关利弊;
再则,无论离职之后员工有什么样的行为,都要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如果是事先出现了疏漏,或者是公司未能依法照章办事,那么适当让老板有点教训,也未尝不可;如果是人资部门自己工作失误,则重点应该注意避免和汲取教训。
最后,如果公司老板还是一意孤行,拒不履行法律义务,只是一味强调自身利益,那么作为人资部门人员,还是趁早考虑换工作吧,以免惹火烧身;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遵纪守法工作,合理合规操作,应该是人资从业者的原则,更应该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