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指路】抱怨是一种传染病,怎么治疗这样的病人?
主题描述
我们是一家做广告传媒的小公司,除了外出跑销售的同事,坐办公室的大概有20多人,行政人事就我一个人。因为几乎都是老员工,大家都很熟,所以平时也会开开小玩笑或者聊点家常。但是,有个男同事经常喜欢和人家唠叨,抱怨公司这不好、那不好,然后大家就一起跟着吐槽公司,负面情绪很多。
上个月公司新招了一个采购专员,由于工作上会和这位男同事打交道,交流也比较多,他经常和人家说一些公司的坏话,抱怨公司福利不好,没前途,在这样的企业没意思之类的话。前几天,那个采购专员来找我要辞职单,我问他为什么要走,他才告诉我那个男同事跟他说的话。这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治治他。
请教大家,对这样经常在公司抱怨的人该怎么办?几乎在每个单位,都有抱怨的员工,他们对单位、部门、领导都有不满,喜欢到处评说,但就是不离开公司,如果“自制力”不强的员工,可能在这样的抱怨声多次轰炸之下,如果正面信息不能及时介入干预,难免对公司产生负面看法,甚至离职等。所以,对这种带来传染病的员工,较好的方法是隔离治疗,相应的方法可以是:
周边洒消毒药
在公司各部门、各员工中要加强正面思想教育,以强化全体员工对这种抱怨传染性的抵御能力,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
一是在员工入职时就加强对待他人抱怨的正确认识,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眼睛去观察,不要跟着别人的说法走,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要明白,就是“他抱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说公司这不好那不好,为什么还不离开”,同时,也要辩证的看,公司这里好那里好,为什么还是有人要离开公司,这说明一个道理,每个人的需求、立场、观点、人生目标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另外,任何单位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公司通过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而向前发展的,不存在问题的公司是没有的,只是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和大小不同,如果没有问题,说明公司离灭亡不久了,公司存在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如果放任问题的存在而不去处理,就是不正确的,如果这些问题在逐渐得到解决,就应当持肯定和赞扬的态度,而不是抱怨,因为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增大解决问题的阻力。
二是对在职员工进行对待抱怨的免疫力培训,不是在入职时培训就结束,而需要穿插在会议、正式培训、聊天、沟通交流中,只有树立全体员工正确对待公司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观点,才可能将抱怨抵御在心灵之外。
制度上须完善
在员工行为规范中可以将员工抱怨进行规范,什么是员工抱怨,采取什么流程属于提倡的,到处传播、不切实际的乱说等都是反对的,将受到哪些处理,多少次处理仍不改正的可以列为严重违纪行为,完善后要及时组织员工学习、签名。
在学习和培训中,可以有意无意暗示公司某些员工到处传播自己的抱怨,影响极坏,甚至是无中生有中伤公司或某些领导,希望有关部门和员工注意,也请大家擦亮眼睛,不要受这种居心叵测的人的利用和伤害,公司一经查实,决不容留这种害群之马。
制度完善后,就可以对违反抱怨处理程序的言行进行处理和教育。
收集相关证据
针对本案提及的该男同事言行,可以重点注意和收集相关证据:一是让提出离职的采取专员提供相关事实,甚至可以在事实上进行签名;二是找到该男同事曾经传播过的部门了解情况,甚至可以奖励对其举报和陈述作证者。
直接找他谈话
掌握到充分的事实和证据后,可以与其部门负责人一起,约谈该男同事,直接可问:为什么要到处传播和抱怨公司?完全可以按流程提出自己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突如其来的发问,会让他难以说完全的假话,如果加上不提名的证据和有板有眼的事实,想不承认都难。
记住,在谈话过程中,最好有其他至少2名员工在场,结束后,在谈话纪要中签字作证,如果员工自己也签名当然更好。
分情况处理他
针对该男同事的情况,在充分了解清楚事实和证据基础上,应先知会公司领导,并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以下几种供参考。
如果他主动承认事实和错误,可以直接回复:能够认识和改正,公司也会研究,争取宽大处理,但需要经过领导批准,但需你写明事实经过、表达自己改正的决心。其实这只是缓兵之计,拿到更多更细更全的证据,届时一定按照规定给予辞退处理。
如果顽抗到底或死不承认,仍然可按其他员工作证的事实来处理,或者以学习公司规章制度为名,书面通知他何时何地参加培训,并告诉他培训后要书面和实操考试,如果不来则按培训管理规定处理,如果前来参训,则要求自己在培训签到表上写明时间地点内容等,同时准备好相应的岗位技能技术方面的教材。培训期间,注意对其守纪情况的抽查,发现一次处理一次(甚至可以故意让某员工给其打电话),考试题目一定要偏难,多设不定项选择题,问答题多设得分点,总之,一定要将其考倒。如果仍坚持学习和培训,则可通知其学习期间只发基本工资,或者故意找员工与他争吵惹其出手打人。
如果公司领导要求快刀斩乱麻,就可以按照这些事实和证据,直接出辞退通告,停职停薪,要求其交接工作,部门负责人不安排任何工作。即使事后仲裁,应诉便是,哪怕败诉或赔偿,也在所不惜。
如果领导认为应给其改过的机会,本次可以书面警告或记过处理,则应照此执行,但需写明若再犯,则属严重违纪行为,可立即辞退并无任何补赔偿。相应的处罚单据需交该男同事签收。一个企业不管其大小,都必须有严密的态度、严格的纪律、严谨的作风,这其中就包含了不对外说抱怨、不乱说企业的坏话等。而一旦发现了此类人员又应该如何处理呢?
一、通过入职须知来宣传
1、对于新来的员工,在入职须知中就应该及时向其宣传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管理制度等,并说明那些不能做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
2、企业要重点宣传正能量,包括宣传企业的优点、特点,不得任意宣传企业的负面情况,这是根本的要求。
3、考虑到对外窗口的关系,重点要对对外工作的营销人员尤其要重视,不能故意向个透外露企业的不良信息,否则会作为自行违规。
二、加强员工的入职培训
1、加强企业规章制度的培训,是做好新员工教育的重要一环,而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训教材是关键,要通过详细、严密、科学的教材来确保员工的实际培训效果更好。
2、选择好的老师也是使培训达到良好效果的前提,必须要有实战经验的专家来担任培训的老师,以促进教学质量和确保实际效果。
3、通过实际例子来充分说明、强调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明确遵守或违反相关规定的,必须要有具体的激励和处罚措施并进行详细宣传,以真正起到提醒、教育的作用。
三、如何加强新员工管理
1、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要重点是向员工提示:做遵守纪律模范、安分守己的员工,决不轻易透露企业的信息和机密,更不能说企业的坏话。
2、一旦员工有不遵守的行为,必须有相关的管理制度来配套解决:如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劝说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手段,
3、对于确实不能遵守企业规定,随意乱说企业的行为,决不能放任自流,必要的要扣除一定的绩效奖励、直至劝退(解除劳动合同)等。 混迹职场久了的人,难免成为老油条。估计每个人对老油条的定义都不一样,但我的定义是:圆滑、喜欢抱怨、挑着做事、倚老卖老,但有个很关键的就是,职场中,老油条不太会选择离职,而是喜欢赖在一家公司,虽然从他们嘴里说出很多公司的不好之处,但如果要他们离开公司,那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在职场中待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也就能够接触到各种“老油条”了。举一些“老油条”喜欢做的事情:部门内部,相互推诿工作,都不愿意多做一点点事情,而且相互攻击对方,并不间断的对其他部门人员说:他们的工作多忙,多辛苦,工资多低,经常受委屈;而部门的其他人,天天没事干,领导喜欢别人,特意针对他。特别是公司没有善待他们,作为公司的老员工,都不上刚入职的新人,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论,简直是从不间断,完全是无休止的宣传,对于老员工来说,都是常态,无所谓,但如果是对外、对新人来说,无疑是具有极大的引导性作用,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情,去一家公司面试,刚进门和一保安聊天,后来保安大哥知道我是过来面试的,很自然的给我来了一句:年纪轻轻的,怎么不到沿海去找工作,想广州、深圳,多好的地方,怎么跑这里来找工作?这个公司工资这么低....省略其他的。让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当时,我就在想,一个公司的保安,门户之地,外来人员接触的第一位,竟然说出这样的话,这个公司是怎么做的? 没有管管?如果因为这个保安的原因而让面试人员直接转身就走,那人力资源部的人连什么原因都没搞清楚,就错失了可能和合适的人员。
当然了,说了这么多,无非是为了吐槽下,问题出现了,总是需要得到解决的,然问题的根源,还是需要寻找到的,事出有因,对症下药,用来处理这个问题。以下简单概述下:
第一步,缺少工作热情,用抱怨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喜欢抱怨的,大部分是老员工,对待工作比较熟悉,能较快的完成工作任务。但这类人一般工作能力一般,没有太过突出的地方,所以在公司扮演的角色,可有可无,处于不太重要的地位。对于这类人员,如果确实在某方面存在可取之处,可适当进行调岗,给他们一次机会,如果再调岗后,还是没法赌注他们的嘴,那就实施下一个方法。
第二步,与公司的人员熟,知道公司不会管他们。这是太油了的表现,混熟悉了,就觉得,公司如果要对他们采取什么措施,会下不来手,当然了,这肯定是公司的制度上存在缺失,而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公司喜欢做老好人,对老员工的行为采取纵容的,甚至是不理会,那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拾。在这里需要做好的事情是,重塑制度、重做流程,树立制度的权威性,最好是来个杀一儆百,树立典型,真正的使员工知道,制度是不可逾越的,在公司,是需要尊重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如若侵犯权威,请出局。当然了,这个是有点严肃的,接下来呢?该做些什么?
第三步,适当的小圈子活动,在那里都存在。人是群居性动物,也就是说,在什么环境下,都会存在一些属于自己的小圈子。作为公司层面,是没法避免,也是无法取缔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小圈子或者叫非正式组织,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做好与企业文化相衔接,只要符合公司的发展需要,那就可以允许存在这样组织的存在。那如果不符合公司的发展,又该如何做?
第四步,影响公司,影响工作环境,那就必须强制摘除。喜欢抱怨本没有错,但如果影响到公司的企业形象,对公司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特别是,已经影响到公司的一些正常工作的开展,对工作氛围影响极大者,果断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进行适当的警告或者是制度条款进行惩罚,十分严重者,想方设法进行清除,用来杜绝这样情况的继续蔓延。
每天耳朵旁边,都是抱怨的声音,真是不厌其烦,没有哪一天是听不到这种声音的,但,虽然在抱怨,但总体上,没有对公司没有什么影响,仅仅只是随便的发发牢骚。就当是在我这位知心大叔里,寻找下安慰吧。仅限于此,不能过火...“相由心生”,外在的表现如言行举止乃至行事方式等都是由其内心思想活动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举止和行为。抱怨,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一种情绪的反应,将积压内心里的思想活动通过“讲出来”这种方式,自己痛快了,也宣泄了,往往没有考虑这种抱怨带给他人或者团体的伤害。抱怨形成习惯,就是一种非常不利于群体健康相处的一种病态表现,尤其在职场上。
抱怨的产生是很自然的,因为无论企业还是领导,无论本部门还是其他部门,总会有使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这种不满意也许是对的,讲出来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改善;这种不满意也许是错误的偏见,是外界没有满足自己的私欲或者私利,因而感觉一切总是在与自己作对,进而添油加醋、夸大其词、有些甚至无中生有地编造一些桥段,在一定的情况下发泄出来。抱怨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现实的一种偏见、一种内心私欲驱动的情绪表现。而有些时候,抱怨也代表妄自尊大,对于别人的决定和行事风格总感觉没有自己高明和正确,因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侃侃而谈”、“大放厥词”等。
抱怨的危害不用多言,抱怨的产生却不由自主,往往在某一件事、某一个人身上引爆,进而将积压很久的内心不满在一定的场合讲给一定的人,或者是让人知,或者是表白自己,更多的则是散布“歪理邪说”,使得一些思想不坚定或者信息掌握不全面的人,信之并产生一些后续的举动。其危害还具有传染性,使得本和谐融洽的职场环境和氛围收到污染,弥漫在职场中,对意志不坚定的就会产生影响,最糟糕的就是选择离职。
该怎么治?治标还是治本?还是两者兼具。
先说治标:就是出现类似牢骚满腹的人员,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了解其怨气的根源,同时指出之中不良情绪会于人于己都会不利。采取劝慰的办法,或者“灭火器”的方式。一旦出现这种人员,除了交流和告诫,还要根据情况进行一定的处罚,否则就会“隔靴搔痒”,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再说“治本”,这是关键,也是涉及面较大的一项工作,说白了就是从根上寻找原因。而这个根就是企业文化的影子和氛围建设情况。企业提倡什么宣扬什么又反对什么,要经常性地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和人物表现,去宣传和警示大家。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又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和哪一个部门或者某个领导的单方面的事情,要系统综合考虑并商谈确定。尤其在行为态度表现的要求方面要旗帜鲜明,要简单易操作,不能大而空。
而治本与治标有效的结合,短期与长期效能的发挥,会促进整个团队氛围的正气形成,弘扬正能量,反对颓废和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