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绩效原始数据的收集?
主题描述
我们公司绩效已经实行两年,各方面日趋完善,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日常数据难以收集。目前主要采取定量+定性关键事件进行考核,在实际工作中,像原本固有的报表或后台有记录的数据还是比较好收集的;但像一些需要第三方部门提供、没有固定报表的数据,或需要日常进行记录的原始数据是很难收集的。
那么,请问你们公司绩效数据是怎么收集的,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日常数据收集难的问题? 对于需要第三部门进行统计的数据,可以由HR部门做成固定的表格,交给需要统计记录的第三部门进行日常数据统计,将此记录定为是统计部门的一项工作之一,并定期反馈给责任部门或是人力资源部,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及真实性。也可以在公司的管理会议提出来,要求将这些数据统计进该部门的报表中,便于人力资源部门查询及责任部门 查询。对于数据统计相对较容易,只是做好日常的记录后,按周期性进行汇总。但是对于一些难以提供数据的,需要主观评价的项目,在标准上不太好把握,这是属于软指标类的目标,为了保证第三部门评价的真实性,需要求第三部门加以说明,最好就是以数据说话。以数据显示的指标是最为客观的,不受主观影响。
1)明确工作责任与分工; 将各岗位(部门)作职责(职能)分工进行划分,避免大家在工作中互相推工作之现象,可以在绩效考核制度中说明数据提供的部门 ,或者是在需要统计的部门职能中体现此项工作。其实这只是一项很小的工作项目,尽量不要随便更改部门职能。可以绩效考核制度中写明即可,有的企业执行较强的,只要在会议上明确后大家都会执行,但为了时间过长后大家将此工作淡化,建议还是用文件形式体现较为合适。
对于日常事件未记录的,HR部门要吧跟踪,直至将事件记录与评价为止,对于错漏事项,公司有一个部门 或是有一个人站出来连续跟踪的几个月,相信后面就会减少错漏事项。企业要想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在组织内部需要有一个监督的部门必须存在,前期问题会多点,运作一段时间后,相信会有收获的,这时的监督职能只需在监督的度上做调整即可达到预期的效果。做好日常工作,才能提度工作的准确性。
2)确定目标统计的计算方法,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有了前面的文件规定后,我们需要对统计方法有一个标准,否则每个统计的人员都用自己的标准在做记录,这不就乱套了吗,一个人一个计算方法,HR到底以吧个人的作为标准呢?而且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与立场不同,他们的想法也是有很大程度的差异,所以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做法才行,这个统计的做法就是统一标准。当然这个标准还得听听相关部门人员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如果看待此事,HR最好就是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开会讨论决定,HR只要发表想要的结果,方案由他们去讨论,最终确定一个可行的方案。这样不但在沟通上尊重他们,而且经过会议形式作出的决定,大家也比较容易配合,还会提出更好的建议。
3)在部门的报表上显示相关指标;相关指标有本部门的目标及关联部门的目标,这样也便于部门间的工作合作与交流。比如,市场部门要统计PMC的“出货达成率”,市场部的报表上,除了显示本部门的工作目标后,接着就是关联部门的目标记录。因为这个“出货达成率”低,直接影响市场部门的业绩,若直接由责任部门PMC自己统计,可靠度就有待验证了。程序文件确定由市场部来统计,市场部将数据提高了,自己的业绩未达成,统计低了PMC肯定不接受,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实际记录。对于市场部统计数据,作为责任部门的PMC理所当然会去做验证数据的准确性,所以就不需要其他部门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验证与监督。我们公司绩效已经实行两年,各方面日趋完善,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日常数据难以收集。目前主要采取定量+定性关键事件进行考核,在实际工作中,像原本固有的报表或后台有记录的数据还是比较好收集的;但像一些需要第三方部门提供、没有固定报表的数据,或需要日常进行记录的原始数据是很难收集的。 那么,请问你们公司绩效数据是怎么收集的,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日常数据收集难的问题?
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存在于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而不可能生活在虚幻、理想的独立条件里,也就是说,完成任何工作,都一定程度需要依赖内部或外部其他单位或人员的支持和配合,只依靠自身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几乎是没有的。更何况牵涉企业管理许多方面的绩效考核,就是考核数据的收集,也会涉及内部各部门、外部客户甚至政府部门等其他外部机构,不管是定量数据还是定性描述,都应当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这些组织或个人,否则,随意编造的数据不但没有说服力,还可能影响部门或员工之间的团结。
对于日常考核数据的收集,如果被动等待或不做预先准备工作,临时抱佛脚,佛是不会显灵的,其实,就是二个字“主动”,具体可以如下理解。
明确范围
考核指标、目标出来后,不管是部门或具体员工的考核,都一定清楚哪些数据可以从公司内部获得,哪些必须从外部收集。那么,这些外部具体是指供货商、协作厂、销售商、客户、行业主管部门、政府机关、认证机构等,比如:客户满意度,理当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抽取样本,让对应的客户填写问卷、电话问答等。
总之,所有被考核者指标中的考核数据哪些是需要通过外部获取,必须全悉统计整理出来,并明确数据收集人、收集方法、收集频次、跟踪审核人等,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如果弄虚作假,将按照考核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事先沟通
公司因为绩效考核的数据收集需要麻烦或打扰别人来帮忙,从人情世故上讲是说得过去的,今天你麻烦别人,明天别人也会麻烦你,礼尚往来嘛,当然,如果对方认为目前或今后没有什么事情会打扰你,可能会委婉拒绝你现在的要求,但是,既然是有业务或其他事情经常合作、联系,只要不是非常繁复、周期很长的事情,把事情原委说清楚,并表达真诚感谢之意,一般也不会拒绝。
注意防呆
楼主说“没有固定报表或日常记录的数据”很难收集,其实就这个很难,应当是自己需要数据时才去找相关外部机构,别人当然会以“平时没关注没收集这块儿数据”或“事情忙没时间”等来应付,人与人打交道,怎么可能需要别人帮助时才去找人家,平时需要进行感情交流的,不是“本家人”怎么可能伸手来帮你。
为防止收集到的数据或定性描述不准确或者不是自己想要的,一定要事先设置好一个简单的表格,尽量浅显明白,任何人看了都知道如何填写,不会引起歧义,即使这样,也要事先引导对方认真看看表格,并解释清楚如何填写,即使第一次填的不准确,也要表达非常感谢之意,绝不能有丝毫生气或埋怨,用表格框定所填内容就容易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另外,定性描述某个考核目标值,如果让对方来描述,可能会出现千奇百怪你想都想不到的描述,所以,可以预先设计好N个描述,让对方进行选择即可,这样既方便又不耽误对方太多时间,或者这些描述中都不准确的情况,对方可以在这些描述的引导和启发下进行阐述,也就是在“其他”栏中具体写明。
总之,自己把尽量多的事情先做到位,让对方越简单越直接花最少的时间来帮你完成数据收集,别人也愿意干,更不容易出错。
不断完善
不管怎么提前准备、充分沟通、防呆措施等,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和公司对绩效考核的要求变化,需要收集的数据也将不断变化,加上对方单位、人员等变化,都需要不断保持与对方的联络与沟通,只有这样,数据收集才会持续得到保证,准确性才会有所保障。
面对变化的种种情况,能够坚持下去是不容易的,其实,许多好的结果并不是一开始就显得轰轰烈烈,而是不断坚持、积累,由量变慢慢达到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