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冲突中完成工作并保护好自己?
主题描述
最近网上爆出的阿里HR伪造离职面谈记录事件,引起各方人士关注。事件大致经过:某HR在未约谈离职员工的情况下,自行编造了一份离职面谈记录,并在其中对员工给予较低评价。该员工看到之后,一怒之下将这份记录贴到外网,引起阿里在职、离职员工纷纷匿名吐槽公司HR,也让外界人士质疑阿里HR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HR在组织中扮演着调解矛盾的角色,然而,当身处冲突中心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顺利完成工作,同时保护好自己,这就是一门学问了,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任何一家企业,一旦做大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阿里某位HRG伪造离职面谈记录事件,笔者更倾向于是这位HRG的个人行为。没在在阿里工作过,更没有在阿里的HR部门工作过,因此不敢妄作评论。
近期网贴上,关于阿里HRG伪造离职面谈记录事件可以说是火爆了天,并以此事作为引子点燃了对HR的全面不满,并一一扒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据说连马云都出来“灭火”。甚至有部分网友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理,全面推断HR的种种不是。
HR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么易被人吐嘈?这是一个值得HR从业人员、老板或者说全体职场人士都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一千个人心中会有一千种答案。HR是什么?笔者以一位从业15年的HR的认识来分析一下:
其一,HR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率
研发、生产、销售都能为企业产生出实际的经济效应,而HR却不能。HR是一个内勤支持部门,它如果要产生经济效应,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使通过这个漫长的过程产生出的经济效应,也无法证明他就是HR的作用而产生的。想要证明,多少会有些牵强附会,更多的在于HR负责人在企业的正面影响力与老板的认同、同行部门的理解、基层员工的配合。
其二、HR在企业内部生态链之外
企业的生态链从“市场需求出发、到产品研发、策划推广、生产制造、产品仓储、市场营运、后期维护、产品改进”这样一个生态闭环,而HR在哪儿呢?在闭环之外,无法切入到企业的关键环节之中,这也是HR常常会其他业务职能部门人员吐嘈的关键原因之一。
在经济为王的时代,HR一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率,二不在企业生态链上,那么HR还有存在价值与意义吗?当然,价值还是有,而且还必需存在于企业组织之中。HR的价值在哪儿?
首先,HR是企业文化的揉合者
企业文化的缔造者一般是老板,而由谁来揉合呢?正因为生态链上的业务部门都需要用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所以没有时间来揉合企业文化,更无法提炼。那么在生态链之外的HR不是正好有了发挥的空间。
因为HR不在生态链上,所以他们不得不表现的“无欲无求”,但又要体现价值,那么揉合企业文化的重任就落到了他们的头上。何况管理大师们对HR定位之一就是萃取企业文化。从企业发展的角度,一家伟大的企业最后必需是企业文化引领的巨轮。
其次,HR是供应链的梳理者
常言到“当局者迷,傍观者清”,HR作为非生态链上的蚂蚱,他们更易看清每个环节的冲突与问题。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能更客观、更合理的提出供应链上的流程问题。
再次,HR是企业内部沟通协作者
HR因为独立于生态链之外,他们既是孤独的行者,也是事情的清者。与大众员工之间没有太多的经济竞争的冲突,所以当HR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处境时,他们的沟通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公正客观的。
HR与大多数员工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利益关系,完全可以以独立第三方身份出现。他们代表的即是老板(企业方),而他本人也是员工,更代表的是员工自己。
HR们如果能明白笔者分析的定位,那么还会被员工吐嘈吗?阿里的HRG作为HR部门的一名基层员工,在这事情上处理不当,是值得HR们反思并引以为戒的事情。但他们的HRO、M、D、VP们的跟进是否到位才是关键。工作中不应该有个人的恩怨,个人的恩怨如果带到工作中,只能个人去解决,别人帮不上。工作中发生的冲突,谈不上保护,准确的说应该是如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一、端正工作态度!
工作中来不得办点虚假,必须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弄虚作假,看似是在欺骗别人,实际上就是在欺骗自己,最后吃亏的、承担责任的肯定是你自己。有一个关于老木匠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个老木匠,平时工作很努力,很敬业,快退休了,跟老板说打算回家安享天伦之乐,老板有个请求,让他再盖一个房子,老木匠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但再盖这个房子的时候他的心已经不在工作上了,很快糊弄完工,交工时老板把钥匙给了他,说这是奖励他这么多年为公司做出的贡献。老木匠一生敬业,只有最后这一个房子没有认真去做,这个他一生唯一一次糊弄的的作品留给了自己。这种事情只要我们注意观察,不难发现,身边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事情,领导安排的工作,我们忙,没有时间,不按要求、不按标准去完成,千万百计弄一假的结果,敷衍了事。也许能瞒过领导一时,但最终害的是我们自己,你得不到锻炼,得不到成长,被发现时你也推脱不掉你的责任。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有一丝不茍、认真负责的态度,每件事情都是为自己而做。
二、学会有效沟通!
工作中产生的矛盾,90%都可化归成沟通不畅造成的。沟通贯穿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产生沟通障碍的因素很多,信息的不对称、表达的模糊、理解的偏差、文化的水平高低、思维的异同,沟通方式的选择等等,都会产生沟通障碍。沟通不畅就会产生矛盾,怎样避免矛盾,就要从沟通的源头开始。每次沟通后都要确认对方是否正确理解了你的意思,事后要跟进,看对方做的过程、标准是不是你想要的。对结果要检查、要反馈。这样事前、事中、事后都在你的掌控范围内,化矛盾于萌芽中。
三、敢于承担责任!
我们常说不怕做错事,谁也不是圣人,但我们要学会从做错的事中吸取经验,完善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只有敢于承担责任的人,领导才可能重用你,才会把更大的责任赋予你,“这事我负责”你可以成为团队的领导人,“这事我来做”你可以成为领导的好帮手,“这事不怪我”你就变成了团队的垃圾,“这事为什么让我做”你就是这个团队的寄生虫。你能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成果。如果你没有责任心,那么就算是你最擅长的工作你也一样做不好。责任感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我们常说先做人,后做事,就是这个道理。
做错了事不要怕承担责任,不要推脱,矛盾就是在互相推脱责任中产生的,每个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犯了再大的错误也不会有矛盾,因为我们在一条船上,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希望我们都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看清自己的位置!承担应用的责任。1、大处以正
作为HR人员,无论怎么难搞的事情,我们都要以一身正气待之。
有些看似小事,但其复杂程度远超你想象。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因为一个朋友关系好,对其考勤网开一面,并反复嘱咐其不要对外宣扬。但是,最终结果就有可能所有人都知道了并且来找你,理由是谁谁谁为什么是那样处理的。不经意间,你就被卖了。
所以,养成正直的习惯,绝不触碰制度红线,是保证你胜任这份工作的基础。
当然,讲理也是要有策略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依据(有法用法,有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再不济找以前案例),能够用数据说话就更是上上吉。
2、小处以圆
坚持原则不是坏事,但是并不是要绝对的不近人情,且不说老板来找你人事往往有很多是在规则之外的,如果你得罪了很多人,那就别忘了HR的工作总是要涉及到人的,若人家处处给你穿小鞋,你的工作开展起来自然是举步维艰。
所以,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怎么把一些看似灰色的事情往制度上靠,变相地解决好,就很考验你自身的水平了。
举个最近的例子,员工若要来请病假,但是医院开具的病假单有问题,怎么处理?员工到医院看病2天,两次恰好是2位不同的医生就诊,分别出具了1天的病假单。但病假单落款日期未明确是诊断日期还是休假日期,不同医生理解不同,导致开具的病假单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一幕:前一位医生,4月1日看病,建议休病假1天,落款日期为后面一天休这病假的日期,即4月2日;后一位医生,4月2日诊断,也是写建议病假1天,但落款日期是看病日期,也是4月2日。员工拿着两张落款日期为4月2日的病假单来休4月2日、4月3日的病假,你怎么办?
按照正常的病假制度,肯定不能通过。回去让员工重新找医生开病假单,又有些过于官僚。相信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知道怎么做,将其病假单情况及病假事实递交至其部门负责人(HR部门或者本人递交均可),经其部门负责人书面确认后按病假处理。当然,在请假档案归档时,HR应当将其部门负责人的书面审批附在一起作为依据。 这样既给予了员工方便,又给了其部门负责人做好人的机会,而且并没有违背制度的大原则。其他人若想钻这个空子?那么如果他搞的定主管负责人,那责任也不在于HR。
我举的这个例子只是个基本功,相信很多HR都会这么做。放在这里是为了说明,人事的事情千变万化,我们不可能所有的东西都找到明确的法规依据,所以怎么在不违背大原则(确实有依据的病假)的前提下,适当地圆滑处理,是既能避免冲突完成工作又保护好自己的方法。
3、换位思考,重在为人
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基于不同的立场。适当的换位思考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与人沟通协调,双方都能在承受范围内退一步海阔天空,从而向着目标推进。
在很多情况下,别人对你为人的认可与否,也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因为他们相信你是真诚且靠谱的,所以更容易相信你所坚持的是正确的,包括你执行的制度或者你守护的原则等。
虽然我离开第一家公司的时候,勉强可以视作一名小主管(这在国企是不属于干部编制的)。但是在我离职的时候仍有很多人找我一起吃饭,甚至还有一部分是领导干部。我如此的卑微,并且人事管理的仅有的一些小权限也将结束,按理是人走茶凉,相信他们请我吃饭必定不是有求于我,这是令我深感欣慰的。最近网上爆出的阿里HR伪造离职面谈记录事件,引起各方人士关注。事件大致经过:某HR在未约谈离职员工的情况下,自行编造了一份离职面谈记录,并在其中对员工给予较低评价。该员工看到之后,一怒之下将这份记录贴到外网,引起阿里在职、离职员工纷纷匿名吐槽公司HR,也让外界人士质疑阿里HR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HR在组织中扮演着调解矛盾的角色,然而,当身处冲突中心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顺利完成工作,同时保护好自己,这就是一门学问了,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对于阿里的这个事件,我在上周在网上看过事件的大概情况,就此事件的冲突点来说,主要是还是HR操作人员的个人行为所致,让HR整个团队都受牵连。此类事件,曾经在我的下属身上也发生过,为了应付上级交代的工作任务,自己对工作的认真度不够,又不想让上级知道自己的懒惰,所以一手操办,好在被部门的其他同事及时发现并予以制止,才未让事情继续发展。
作为HR工作人员,公司领导特别重德,在行业界里趋向于重德轻能的现象,大多数企业老板在招聘HR人员时都把德放在首位,能力稍弱点都能接受。HR任何工作细节都是不可马虎,一个员工离职未做离职面谈不会影响你的整体工作,但是你做了一份假的面谈记录,影响的不仅仅是你的工作,而且整个团队的声誉、整个公司的声誉、整个行业的声誉。对于离职员工未做面谈时,HR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平日对员工了解、向其直接上级及部门同事调查,直接给予离职员工评价即可。此评价便于该员工二次入职时给予招聘人员参考用,即使此评价被离职员工知晓内容,也无妨,这是事实,没有造假的行为,就算是HR给予的评价,离职员工不接受,但也不至于贴到外网去,如果真要贴到外网公布,影响是他本人而不是公司的HR。
HR如何在冲突中完成工作并保护好自己呢?这个问题其实有一定的难度,为什么这么说呢?是要看HR工作人员的性格及处理能力以及冲突对象而决定。其实有些时候不要刻意去做一下自我保护的无用功,有些事情该来的总归会来,怎么躲也躲不掉,不该来的求也没有用,还是俗话说得好啊“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1)实事求是,严禁虚假信息与行为。实事求是不仅是HR的工作要求,也是职场上任何行业的要求,同样更是做人的准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伟大党的基本路线,也是我们在职场上生存的基本道理。在招聘中,对于求职者的相关的工作信息有怀疑之处,HR招聘人员都会进行一一验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同样作为HR的我们得从自身做起,只要在工作没有做过违背原则的事情,在任何时候都不怕被别人啃,真理自在人心。
2)对事不对人,请勿带个人情感。在工作中经常会听到同事说,我只是对事不对人,但是真正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对事不对人,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带个人情感呢?不是因为处理事情的人员有问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判断的结果,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不同,观点自然就不同。所以不管怎么做,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来,只要自己抓准目标作出的决断,就错不了。
3) 明确自己的定位。HR在公司的定位属于解决疑难杂证的医生,在公司内部只要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都会丢给HR部门去处理,说丢都点不合适哈,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不同,只能说是各施其职哈。HR自己是帮助解决问题的,不要被问题给缠住,更不能把自己卷到问题中去,这就得不偿失了,可以说这简直就是杯具。要避免杯具的产生,就得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找到自己的位置,视情况出自己手中的牌,控制好整个牌局。
最后祝所有的HR朋友工作顺利,步步高升!最近网上爆出的阿里HR伪造离职面谈记录事件,引起各方人士关注。事件大致经过:某HR在未约谈离职员工的情况下,自行编造了一份离职面谈记录,并在其中对员工给予较低评价。该员工看到之后,一怒之下将这份记录贴到外网,引起阿里在职、离职员工纷纷匿名吐槽公司HR,也让外界人士质疑阿里HR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HR在组织中扮演着调解矛盾的角色,然而,当身处冲突中心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顺利完成工作,同时保护好自己,这就是一门学问了,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诚信越来越受到国家、单位、国人的重视,失信让他人难以与你长期合作,不要仅限于借款还款的诚信,要看重广义的“诚实守信”,类似案中阿里HR编造离职面谈之举实在有失妥当,害人害己害公司。针对HR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话题,有如下感想:
离职面谈如何做
类似阿里这样的大公司,如果HR者对每位离职人员都面对面进行交流,每人花5分钟,估计HR者也难以抽身应对,但这并不是可以自编面谈记录的借口。
我以为,离职面谈并是HR部门的专有职责,各级管理人员和用人部门都有此职责,也就是可以分散到各层级来共同进行,搞好分工、注意合作,比如:普通员工就采用用人部门的离职面谈记录,HR部门可以零星抽查,以保证面谈长期坚持下去;重要骨干或管理人员的离职面谈可由用人部门领导先面谈,HR部门可加大抽查比率,如果能够全部进行面谈也可以全覆盖。
另外,离职面谈的形式也不一定拘泥于正式的办公室,偶遇也可以聊几句,甚至QQ群、电话也是方式之一。
如实记录最关键
不管离职面谈方式如何、参与方有哪些,都必须如实记录,不得编造、也不得夸大缩小,既可以由HR部门抽查(包括访问员工等),还可以由上级领导检查。
作为离职面谈的牵头部门,HR更应尊重面谈事实,否则,既违背事实真相,不管是拔高事实或歪曲真相,对离职者、别的单位都是有害的。
为约束保证记录的真实性,公司有很必要对离职面谈做出规定,对掺杂使假的行为要给予严肃的处理,严重者可以辞退。
尽力工作心无愧
HR的工作本来就杂,特别一些单位将行政、管理体系等职责也放进HR部门,一方面担心工作完成不好,另一方面害怕能力责怪HR能力问题,于是做出“编造工作”的事情,实在没必要。
其实,只要我们计划好8小时,分清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内部分好工、外部协作好,即使一些工作实在没做到位,如实向领导汇报,并计划好下一步如何进行,只要没有偷懒,领导或者其他人员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实在是缺人才导致工作无法较好完成,完全可以申请增加编制,总之,要较好完成工作,办法有很多,唯一做不得的就是“编造”。
人无完人,事无全善,只要尽了全力,自己就内心无愧,对得起良心和自己拿的工资,同时,锤炼了自己诚实守信的本性,这才是最重要的,尤其对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活、立世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