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都市人才招聘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HR社区 > 管理评论 > 当制度的权威性撞上管理的人性化,怎么办?
当制度的权威性撞上管理的人性化,怎么办?
作者:云南人才招聘网 时间:2015/12/5 阅读:213次

 当制度的权威性撞上管理的人性化,怎么办?

主题描述


  我们是一家外贸公司,目前人员不多,一些小福利做得比较到位,比如设立了全勤奖。不过目前,我在全勤奖上遇到了一些困扰。
  我们的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如果出现漏打卡,是没有全勤奖的。"但是最近是行业旺季,加班的同事偏多,很多人晚上离开的时候忘记打卡,这样就领不到当月的全勤奖,然后抱怨公司不公,影响加班的积极性。业务部门领导也在我面前吐槽过这条制度不合理,都不好安排下属加班了。
  作为HR,我知道员工们确实是主动加班,有时候甚至到深夜一两点,为此我想了个折中的对策,跟老板商量漏打卡一次只能拿50%奖励,两次及以上就没有。但老板觉得制度摆在那里,不能因为一部分人而轻易修改,这样会显得没有权威性,一旦开了这个先例,那以后大家再遇到什么问题,就会想着修改制度来逃避了。
  不知牛人遇到类似情况是怎么处理的,恳请各位大咖支招。在管理制度的制订过程中,一般以什么为原则?很多老板及职业经理人都会理直气壮地回复:标准化、职业化,也会有少部分人加一个“人性化”。这样的回复似乎并没有错,是否多少觉得还不够完善呢?
      企业存在的目的必需以利益为基准点,著名企业家、行动成功专家李践老师曾说过:企业不盈利就是犯罪。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制度以标准化、职业化、人性化,是不是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呢?因此,企业的一切行为,包括制度建设都必需围绕企业利益为原则。
      那么企业的制度建设应如何围绕企业利益来展开?笔者认为应在合法、守德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的促进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效率、释放人性为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企业盈利的原则。
      帮老板算一算帐
      制度当然重要,但老板最关心的仍然是企业的发展与人才的积极性。作为HR可以给老板算一算帐,公司建设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不能为了制度而制度,而是要促进员工的发展而起草制度。
      算帐一:员工的全勤奖多少?如果扣除了,会节约多少?这个节约占到员工的收入比率有多少?这些帐都要给老板认真的算一算。
      算帐二:员工加班太晚无意识的漏打卡的有多少?是否能证明?同事证明、工作成果证明等,证明的难度有多大?员工其他非工作原因或主观意识上漏打卡的有多少?这些都得分析算出来,了解自种情况的比例。
      算帐三:在旺季员工加班的工作的完成率,因员工加班而直接促进的业务有多少?占比或金额有多少?因员工加班,间接的(为后续接业务)接单的多少?如果员工不加班完成,会不会影响到接单,具体到几个分析说服力强的案例。
      当HR和业务部门的配合下,将这些一数据都帮老板分析之后,相信一般的老板能理解。虽然老板也知道员工在加班,但老板太忙可能没有关注到这些细节而在员工全勤的决策有上所失误。
      制度与时代的变迁
      制度的起草是取决于公司的过去沉淀与现实业务的需要,而随着业务的发展,很多的管理都会存在滞后的可能性。制度即要它的严肃性,更要它的适用性。严肃性强调的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合法性,而不是强调它的固定性与不可更改性。适用性强调的是,当下员工的接受度、创造性、鼓励性。
      当企业的制度不能适合当下员工的需求,而一味的强调他的稳定性。无论你的制度多么合理、法合,如果员工不愿意“陪你玩”,那么你的制度不过是自我的画地为牢,牢的是自己。制度一定是在人性化的基础上,去激励员工员创业价值与自我成长,让他们在制度上找到方向与机会,而不是束缚。
      制度的强制性,强调的是不守法和人品有问题的员工,而不是限制员工的积极、付出的态度。
      PS.我是《人力资源在左员工在右》及《一个人力资源总监的管理笔记》的作者,同时也看到制度权威性撞上管理的人性化这一主题时,激发了我再次提笔想写一点点个人感想的欲望,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管理与制度的问题吧。首先说明一下,我赞同这家公司老板的观点,制度就是制度,随便更改的就不是制度了,因此,我反对管理上的过于变通行为,这是对权威的挑战,管理上犯了随意性的问题,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变通的,只是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把握是否可行与阶段性是否修正的了。
      说到打卡,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不陌生的话题,往往是考勤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许多公司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的一种管理手段。正如,文中这家公司推行全勤奖一项重要指标一样,已经被写入制度规定中了,也就是说,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那么现实中人们不去遵守这一规则,以积极工作地加班忘记打卡为由,与制度相悖,还想以这一理由来修改制度,这不把制度当成了儿戏?我们的HR却向老板提出折中意见,搞什么50%的奖励!更是犯了职责不清、执行制度不严的错误,与员工混同一个层次,当然了,HR的好心可以理解,但万万不能这样干工作啊!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树立一切管理行为应服从制度,在规章制度下办事,少一点变通,多一些责任。因为,这不是火星撞上地球一句想像式的推断,我们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说到怎么处理,我的个人建议是:
      1、重新学习制度,让员工明白规定中的必要条件与要求。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什么,关于实施全勤奖的要求是什么,大家一定是学过的了,可是为什么执行不好,还是没有学到家,那么,我们应该重新组织员工再深入学习理解制度的内容,让员工明白想得到就要遵守,这是管理工作中必须做的。
      2、严格执行制度,让员工知道只有遵守制度才能达到要求。为什么很多员工会忘记打卡?一定是觉得既然在加班,打不打卡都没事儿,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因为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呢,从众心理在作怪,俗话说“法不责众”嘛。只要我们严格执行了规定,员工得不到想要的,必然会向公司提出的要求改进的。
      3、时时提醒大家,让员工形成互相提醒别忘记打卡的要求。刚开始可能需要我们盯一段时间来抓改进,后来发动员工自觉互相提醒帮助大家别忘记打卡,慢慢就形成了习惯,因为谁不打卡,就真的没有好处,那么大家就只能遵守公司制定出的规章制度了。
      4、及时表扬先进,让员工知道做的好的就能得到更多的好处。例如,某员工坚持的最好,每月都有全勤奖,我们就应及时宣扬表扬,为什么这样的员工就能遵守好制度呢?说明人家认真执行,就应当得到奖励,谁要是坚持的好,也一样可以月月得奖。
      5、制度阶段修订,让员工了解制度只有执行了一个阶段才修订。制度不能随随便便就改的,必须执行一段时间(或年或几年)才进行一次修订,否则制度就成了什么玩意?平时注意收集执行制度过程中的问题,如何改进提高,经过一个周期的运行才能更好地检验制度的好坏。
      总之,提纲挈领地一说,没有完全展开,但我理解制度与管理的关系,就像是法与执法的关系,一切管理都应服从服务于制度,保证制度能够顺利被贯彻执行下去!。我们是一家外贸公司,目前人员不多,一些小福利做得比较到位,比如设立了全勤奖。不过目前,我在全勤奖上遇到了一些困扰。   我们的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如果出现漏打卡,是没有全勤奖的。"但是最近是行业旺季,加班的同事偏多,很多人晚上离开的时候忘记打卡,这样就领不到当月的全勤奖,然后抱怨公司不公,影响加班的积极性。业务部门领导也在我面前吐槽过这条制度不合理,都不好安排下属加班了。   作为HR,我知道员工们确实是主动加班,有时候甚至到深夜一两点,为此我想了个折中的对策,跟老板商量漏打卡一次只能拿50%奖励,两次及以上就没有。但老板觉得制度摆在那里,不能因为一部分人而轻易修改,这样会显得没有权威性,一旦开了这个先例,那以后大家再遇到什么问题,就会想着修改制度来逃避了。   不知牛人遇到类似情况是怎么处理的,恳请各位大咖支招。
 


    感谢楼主提问如此具体详细,那么,就全勤奖的通常做法交流如下:

    正确理解全勤奖

    如果用公式,全勤=员工当月实际出勤天数/员工当月应出勤天数*100%=100%。

    实际出勤天数好理解,包括员工确实来按时上下班并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了打卡,当然也包括员工履行了请假手续并且按照国家和公司规定应当算正常出勤的,比如:婚丧、出差、年休、公司放假等,病假如果超过某个时限也不应算全勤。

    应出勤天数,按照法律规定每月是20.83天,而实际上不少公司约定是22、26天,有的甚至是30天,不管怎么样,应当要合法,否则,仲裁或诉讼是无效的。

    另外,全勤奖也属于员工奖金范围,公司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只是为了激励大家工作勤勉,属于公司福利项目之一。但一旦设置,应当不分职位高低,奖金额度一致。

    通常做法如下

    一般来讲,设置的全勤奖会有如下规定:

    员工因各种原因忘记打卡,可于事后2个工作日内填具补打卡单经领导批准算出勤,但全月忘记打卡次数不得超过2次,否则,从忘记打卡第3次开始,每忘记1次打卡算缺勤半天,累计3次算旷工2天,以此类推,同时无全勤奖资格。

    当然,因打卡方式不同(纸卡、指纹卡、门禁卡、脸卡等),还会出现其他规定:如纸卡、门禁卡等不得代打卡规定,否则双方记大过一次,取消全勤奖资格等。

    总之,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不同公司在不同时期都可以出台不同的全勤奖要求和条件,只要合法,公司和员工都接受,就可以照办。

    老板是正确的

    老板认为“既然制度如此规定就应当如此执行”,这是非常正确的,表面上看不尽人情,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这样那样的特殊情况就法外开恩或者倒过来去修改制度,让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如何存在。

    其实,只要养成了习惯,上下班按时打卡是不会有难度的,本人就曾经出现过几年未出现过1次忘记打卡的情况,当然,现在不用打卡是另说。

    打卡养成习惯其实就与每天三餐、早上起床、刷牙、工作日上三茅打卡学习一样,即“其实一点也不难”,即使偶尔出现熬夜、早起,但仍能保持那样的习惯,这就是是否严格要求了自己,由此可知,员工对待其他工作的认真劲,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正因如此,老板坚持己见不动摇,HR者实在是应当好好学习并向全公司员工宣传,更不应不能正确理解老板的深刻用意。

    解释并贯彻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既然如此规定,就得遵照执行,HR部门要做好全方位的解释说明工作,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员工情绪。

    这样,向员工表明公司的态度,同时隐含其他工作也必须认真没有讲条件的可能;另外,老板看到HR部门的执行力,心里一定会是开心的。

    想点好办法

    制度不能机械执行,员工遇到一些实际问题,HR也要帮忙想办法来更加解决或克服,比如,加班或者其他原因容易忘记打卡,以下方法可以补救的:员工之间相互提醒、HR部门在显著位置张贴打卡提示语、员工在手心手背写提示语、预先在变化的上下班时间点设置手机提醒打卡语音、让门卫在特殊时间段上下班的员工打卡等。

    总之,辅之这些人性化的方法,让员工心里也能感觉到公司冰冷制度下的温情,老板更能感受到HR部门是用心在进行管理的。
 
来源:昆明人才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