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员工安排职责外的工作,如何操作更合理?
主题描述
我们公司规模不大,没有驾驶员这一职位,但有七八个同事都是有驾照的,所以有的时候接送客户、采购、取货等等事务,都是拿驾照的人开车去办理。近期因为车辆违规扣分罚款有些多,老板就要求如果再出现类似的事情,都让开车人自行承担。
大家都没有人拿这份开车的工资,出了事情还要自己承担,所以原本的几个公共司机现在都在私底下议论,以后有事也都不来开这个车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想请教大家,这种事情,如何处置才能妥当!感谢!大家都知道二战期间,巴顿将军合格率检查制度的故事吧,说的是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9%,这就意味着从概率上来说,每一千个跳伞士兵中就有一个因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的。军方要求厂家必须让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100%才行。但厂方负责人说他们已竭尽全力了,99.9%已是极限了,除非出现奇迹。巴顿将军想出了新的方法,改变了检查制度,每次交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出几个,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从此,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到了100%。这个故事和案例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当然,要想让厂家负责人冒生命危险来检测,巴顿将军一定有激励其措施和方法,要知道谁都不是傻子。
案例分析
由于公司属于初创期,规模不大,业务量不多,公司为了考虑成本,没有专设司机这个岗位,一些诸如送客户、采购、取货等事务就安排了有驾照的员工去办理。近期由于车辆违规扣分罚款较多,老板发火了,说如果再这样,让开车人自行承担。
由于大家没有拿这份开车的工资,出了事情还要自己承担,所以大家都很有情绪,私底下议论,发牢骚,以后有事都不开车了,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
首先,我认为公司这样的安排本就不妥当,其原因如下:
1、从表面上看,你不设专职司机,可节省了岗位工资,但因没固定专人,没有具体的责任人,所带来的违章扣分罚款说不定已大大多于专职司机,这个可以把之前的记录数据进行对比就一清二楚了;
2、增加了用车的风险性,给公司管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这种隐患是可以致企业倒闭的。大家知道,开车本是一个高危作业岗位,由于大家的技术不同、心里素质不同,文明程度不同,应急反应不同,所以事故的发生率就不尽相同。有的开车10几年未发生一次事故,而有的人,就是事故频发。万一发生严重事故,是仅仅节省一个岗位工资能弥补得了吗?
3、增加了车辆的磨损成本,缩短了车辆的使用寿命。这么多员工同开一辆车,有的不凡是刚刚取得驾照,技术完全是零的那种。这种技术开一次车,对车辆的损害有多大,大家都知道。还有不凡有心事歪的那种,你不是没有具体责任人吗,那我就怎么舒服就怎么开,油门加到底,开坏了你也找不到头。还有平时的清洁、保养和维护都是空白。
4、给员工留有口舌、增加了负面情绪。员工心想,我们是工作之外来开车,又没有拿司机岗位一分钱,出现了扣分罚款还要我们自己承担,你这老板也太抠门了,你说我们多怨啊。其实在工作时间干分外工作,也不是真正的分外工作,你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你去开车,你的本职工作就只能有其他人多做了。当然了,由于公司现状的很多的不成熟和不规范,没办法做到工作量的饱和。
应对方法
一、其他岗位为主,兼职司机岗位。
1、 如果没办法来评估工作量,也没办法做到司机岗位的相对饱和。那就考虑从这么多员工中选一个适合司机岗位要求的员工来兼职司机,如技术好、为人老实可靠、心细、头脑灵活又有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强(因要接送客户)。
2、制定岗位说明、奖惩措施和薪资标准
明确岗位名称、工作内容、隶属关系等等,是以本职工作为主,兼代司机岗位。向其说明这个岗位的薪资标准或者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予以司机岗位的补助也可以,总之,不能让员工白干,而心生不快。
规定车辆出现的违章应承担的责任大小和分担的比例,比如违停、超速、闯红灯、恶意变道、方式交通事故等等,以及多长时间未出现的违章和事故的怎么奖励,让员工想干,并有干得更好的动力。这个制度不需要什么大而全的,只需结合你们公司的实际情况,又能让员工接受就可以了,实施后慢慢添加和完善。
二、设置专职司机
我们知道是否需要设置某个岗位,不是拍脑袋就可以了,只是要掌握其岗位的必要性,这个必要性,就是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和不可替代性和风险性。同样如此,本案是否要设置专职司机,也是结合上述的几个要素,全面评估和选择。如果单从风险性来说,我个人建议设置专职司机更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使管理简单化,责任更清晰。但是同样要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书和奖惩制度。
总之、一个好制度可以使人的坏念头受到抑制,一个坏制度会让好愿望落空。建立起将结果和个人利益联系到一起的制度,能解决企业发展阶段的所有问题。
这,就是制度的力量!
本期案例提的好,现在很多公司都有这种问题存在,即给职工安排额外工作,公司又不愿多掏银子,但这是看什么岗看什么事!
分析案例,个人认为解决问题的核心有三方面内容,即:责任、待遇、制度。
责任:哪些工作应该由员工来做?而员工的工作失误哪些应该由公司来承担?又有哪些由个人来承担?如何划分权责?
待遇:让员工为公司创造价值,必须有激励措施,而公司的激励措施有哪些?福利?补贴?晋升?还是评优?
制度:不论公司规模大小,应对各岗位职责分工进行明确,不完善的完善,不规范的规范,该公司有哪些制度需要梳理?
明确责任,规避纠纷。
公司没有专职司机一职,岗位职责将不明确,如案例中出现的都是小事,但如果出现交通事故,或者其他什么重大失误,责任是否能够划清,对于员工,他是在自己工作范围外去办理领导安排的临时事务,如果出现重大失误,员工与公司间必然会出现纠纷。所以,在责任划分上,公司应该进行明确,如:公司安排员工送客户、采购、取货等,如果非员工故意违章或出现重大失误造成的罚款,则由公司全部承担,如是出现严重责任,根据相关法律条款,公司应与职工分担相应责任;如果公司没有做出安排,而员工自行出车,期间发生的罚款、事故等责任则由出车人个人承担。话虽如此,我们会问,谁来考核?如何区分责任?其实,让我也没有好的办法去区分、去考核,员工也不会来问你谁在考核他们,这其实就是公司给出车员工加了一道紧箍咒,虽然没有勒到他们头上,但他们在出车时定会加以小心,减少出车失误,这是心理作用,对于目前现状,这只是权宜之策,非长久之计。如何长久规范,下面我们再讨论。
落实待遇,提高员工积极性。
案例中提到,公司即不想掏钱,又想让员工干活,还要让员工承担责任,想得挺好,做为HR却要犯愁。我们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在考核上下功夫,如:公司安排员工额外工作内容及员工工作态度列入到年度或季度考核当中去,做为员工年度或季度评优的加分项,同样,根据考核结果,做为员工晋升的条件,但公司必须有这样的考核制度,否则,一切都是扯;再或者是,根据员工的日常对工作的态度,做为发放年终奖励考核系数中,这也是一种方式,如何运作,HR与公司领导商量着办就行,只要有所体现,但如果你们没有年终奖励这一说,也是白扯。
话再说回来,如果公司掏钱给补贴,一切都好办,但公司没有这样做,也没有这样想。做为HR,公司没有想,我们却要去想。我们来看看专职司机与非专职司机的区别在哪里:一是有专职司机便于考核,对违章、失误都将罚之有据,因为他是专职的;而非专职则不同,他可以推卸责任,公司要强硬,只能使员工思想不稳定;二是专职司机在专业性有所不同,专职司机对车辆的性能,对车辆的维护,各项技能远远高于非专业性司机,车辆的磨损减少、维护到位省下来的费用远高于临时司机的补贴;三是专职司机与非专职司机职业本能不同,他们存在着注意力、专注力以及在处理应急时的反应是大不同的,可能一年没有个事,但出个事就不是这点儿小钱所能解决的,同样在责任承担上公司也会有所不同。等等。所以,我们想了,就应该给领导建议,可以慢慢来,直到领导同意。
梳理工作,规范管理。
不管贵公司贵公司是否要安排专职司机,都应在日常管理中有所体现。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员工团队意识、大局意识及责任意识,为其树立价值观念,同时加强司职人员要对车辆的性能做了解、日常维修维护、出车时的应急处理等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行车安全事故;二是制度考核标准,明确奖罚措施,让制度明朗,使员工知道干了这份工作对自己有哪些好处;三是对员工的工作内容时进行梳理,使员工工作内容饱满,不能让有驾照的员工经常加班出车而没有驾照的却无事可做,拿着同样的钱,如何平衡员工心理;四是对员工非工作时间出车的,公司应该做适当的补贴,要有考核,即客户的满意度、员工的责任心等等方面。
结语:公司再小,岗位一定要全,如果连专职司机都没有,有时会对客户或者对公司的形象有所影响,所以,公司应抓大放小,花个小钱带来的可能是保障、形象,对公司的发展利大于弊。
没有好的思路,想哪儿打哪儿,还是听听大家的建议吧!有人说,在做岗位说明书时如果省去“完成领导临时安排的其他工作”还能够保证职责清晰、不引起员工争议,那么,这份说明书就是比较完善的了。但现实工作中,许多HR者都采用了这条兜底条款,看似把说明书完善了,还封住了员工不服从安排的口。然而,类似楼主说的非司机做司机活、不得不“管闲事”的时候,在公司里还经常发生,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公司,更是一人身兼数职,在岗位说明书中不可能全部罗列所有职责或事情。
其实,要处理好安排职责外工作一事,除了理解、交流、换位思考外,真还没有其他办法,具体而言,可以有以下思考:
劝员工:今后多注意点
开车违规扣分罚款,站在员工角度,本来是份外之事,自己又不是故意的,但是,可以从正面来多引导:也有不少司机开了几十年的车,而不违规、不出交通事故、不被扣分,多学习交通规则、开车多注意就会好一些的,不要害怕,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促使大家小心行事,无形中对工作、家庭、思考其他问题等都是有帮助的。
另外,也可以给随车人员讲明,要劝导和共同监督司机遵章守规,否则,会承担连带责任的。公司已经既往不咎,只是对今后类似情况有要求,大家也没必要害怕。即使回了家开自己的车,同样也会遇到这些问题,养成开车的好习惯才是关键。
劝领导:公司出台制度
公司规模不大,设置专职司机不太可能,既然要让大家兼职,理当从补助等方面给予体现,公司节约了人力、还把工作完成好了,不可能只让公司得好处、不让员工有甜头。所以,可以在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的空闲时间还兼职做驾驶,在给一定补助(按里程)的前提下,也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对哪些违章行为属于个人责任、哪些属于公司与个人共同责任以及责任分担比例的大小都要讨论和界定清楚,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部责任算给员工或者公司都是不正确的。
对驾驶的规定要详细,比如:疲倦、酒后、闯红灯、不系安全带等出现的违规或安全责任理当由驾驶员承担,一些轻微擦刮只要不是故意、费用也不高的可以由公司承担,同时,派人、跟车人员要起到监督、检查、督促的作用。
所以,劝领导时,要将这些驾驶员的想法和极可能不愿意兼职的情况给领导讲,不可能全部因此而辞退,惹来仲裁不说,还可能对其他员工工作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又不太可能招聘专职司机,较好的办法就是相互让一步,分清违章原因的责任大小,以理服人嘛,这也是许多公司对驾驶员的较好管理办法。
都从长远角度去引导
与员工或者领导进行交流沟通,都要引导他们不要计较眼前丁点得失,要从自己或者公司长远发展去考虑问题,要从与自己相关的今天、明天或者周边人与事去分析,比较得失,多想想好处、坏处、优势与不足,只有全方位考虑,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而不能逞一时之勇、斗一时之气,避免得少失多,更要看清显性的得到和隐性的失去。
当然,这样的交流,如果能有一些数据性的东西,说服力更好,所以,要做相当的准备工作,比如:查交通违章原因的比例、找代表性公司对驾驶员工管理案例、和谐员工关系与问题员工关系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的短中长期影响等。
人都有固执己见、不愿意听信别人的习惯,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脑袋是不容易的事,然而,HR者就经常需要做这样的事,成功率高,说明你就是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