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工作无法做精,怎么规划职业生涯?
主题描述
大家好,我目前是一家印刷公司的人事专员,2011年还未毕业就进入这家公司,一直到现在,入职时,前辈带了我实习一个月就离职了,后面也没有专业的人员来指导我的工作,几年来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渐渐的做到娴熟。公司目前有两百多人,人事工作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招聘、培训、薪酬、劳动关系等等,有时还负责接待,只要是能安排的工作都安排了,有时候感觉自己就是打杂的。
今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个人的职业前景这个问题,想想自己的前途,太谜茫,说是人事,但却又都不精,而且也不是科班出身。
我不知道该怎们办,有想离职的打算,但是不知道怎么规划,希望大牛们给指点迷津,谢谢!
个人认为,现在谈职业规划太早了,如果要谈职业规划,我建议你在30岁再考虑,那时候,对事务的看法和分析能力,会处在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自己的规划,将更适合自己。
那现在能给你的建议呢,主要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你按照这个方式走,到30岁的时候,基本上就能做好你的职业规划了。
1.公司的前景和你未来的高度
其实很容易,看老板,就知道自己的高度,老板有个公司,平时吃喝玩乐,主张的是,事情有人管,别出大乱子,那公司和你根本没什么前景,有的老板那,会和你们谈愿景,总告诉公司未来会怎么样,你要怎么样,这样的老板,倒是值得你跟随。还有的老板,平时很努力,但遇到问题找下属发火,不想改进,等出现同样的问题继续发火,这样的老板,还没开窍,跟随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结合到案例中,在这个信息爆棚的时代,纸媒基本上属于夕阳行业了,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体,各种各样的信息渠道,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变更,传统的印刷业,只能去拓展新的方向,观察一下你的公司,有没有这样的动作。决定你是否离开?
2.着重专业能力的锻炼
科班传授的做事的程序,而不是做事的方法和思路,科班了,不代表你专业了,所谓专业,分为专业固有能力和专业共通能力,科班传授的,只是固有能力中的一小部分,做的好的HR,在共通能力上会很强,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要锻炼这部分能力,这部分不明白,可进入我的群237571145.
3.做的不精,学的慢,是因为要求不高
这是你心理没底的地方,好像什么都做了,但都是徒有其表,如果是这样,建议你报一个班,专门学习人力的知识,这样的好处是,更系统。也容易打牢基础。另外,你可以多看案例,劳动法的案例也好,实操管理的案例也好,这些东西会增长你的见识,遇到实际问题也不至于找不到方法。给自己压力,自己才能成长得很快。
强迫自己每月看一本书,强迫每天记录自己成长的地方,强迫每半月否决自己认为正确的一件事,强迫自己建立自己专有的信息库。都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方法。
4.30岁之前,应该学会什么?
个人认为,应该学会积累,是能接触的东西,尽量去接触,没兴趣的,有机会也要去接触,多交朋友,积累人脉,多读书,积累知识,多出去走走,积累眼界,多接触事务,积累经验。我说过,人生是算总账的,积累到足够的程度,你才会真正理解积累的价值。
类似本案楼主遇到的职业规划问题,我们讨论过不少,虽有一定的处理办法,但根据个体差异,处理时又略有区别,下面,针对楼主的问题,提供几点建议:
正确认识职业规划的渐进性
职业规划,简言之,就是明确一生中最想成就的事情是什么采取什么行动等。但是,世事难料,计划赶不上变化,不但难以把别人看清,有时连自己都认不清,所以,到底自己最想干什么,学生时代、步入社会、成家、有一定基础、社会地位变化、遇到困难挫折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经历的事情越多,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于是自己最想干的事情也在不断变化或调整中。比如:青年时代宏图远大,常以雷锋、盖茨为榜样,立志要做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中年时期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意志的消磨,随着这不顺那碰壁,渐渐觉得“命中没有的不强求”,自己的命是上天早就注定的,顺应自然吧;老年时,虽看不惯人间不平事,除了牢骚之外便只有沉默,认为能够做一个普通的人,没钱没车也满足,只要全家幸福、健康就行。
以上职业轨迹是社会上多数人的经历,也就是社会结构金字塔中底层和中间层的人们,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规划由梦想到现实,再由现实到无奈,最终到现实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模糊到较清晰到清晰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同的人所花时间不一样,少则十年来,比如青年时代创业成功的盖茨并守业终身;多则三四十年,比如齐白石六十岁学画画而大成;长则一辈子也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的人也有,比如临终前留下许多后悔和遗憾的人们。
三年打杂是否把翅膀练硬了
楼主进入这家二百多人的公司从事人事工作有三年多了,招聘、培训、薪酬、接待、员工关系、其他安排的工作都要做,认为就是打杂。我记得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最初练武时也不是接触少林绝技,而是练习底部尖尖的水桶去打水,或者站马步桩这些基本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可能练就十八般武艺,最终也不可能打败“王仁贼”的。
同样,人事工作涉及员工招聘入职面试填表、薪资谈判、培训计划组织、劳动关系处理甚至一些行政接待、制度编制、员工违纪处理等,这些事情涉及面广而且头绪非常多,还经常得不到理解,被领导责怪、员工抱怨是正常的事,通过三年多的磨练,想必对人事工作的方方面面应当有相当了解和熟悉。
但是,楼主一直在印刷的这一家企业,如果一旦换行业或其他企业,适应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这样的经历相信有过跳槽的人都清楚,也就是说,楼主真的认为自己的人事经历不错,可以胜任几个模块?想清楚后再行动,如果找到比现在条件或待遇都差的单位怎么办?或者说自己看中的单位,别人却看不中,怎么办?
我到觉得,楼主不妨用到外面面试的机会,找找自己在人事工作中存在什么差距,有机会就去面试,外资、国有、民营甚至机关事业单位都可以去试,然后针对这些差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在工作中弥补和锻炼,使自己的翅膀更硬时再考虑飞翔吧。
非科班能适应三年说明潜质
虽然不清楚楼主不是HR科班出生,却怎么进入这家印刷企业的,但楼主能够在前任带领仅一个月的情况下,慢慢熟悉人事工作,走过三年多,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足以说明楼主有耐心,对人事工作有热爱,可以大致断定,楼主是适合HR工作的,如果没有其他更远大的理想,建议楼主坚守HR工作,一定有收获的。
可以拿证和学习提升胜任力
站在楼主角度考虑,毕业仅3年多,人还年轻,机会也多,但还需磨练,提高综合能力,一方面坚持在实际工作中成长自己、成熟起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去考取HR师,这虽然不代表能力,但能够较全面的掌握HR的系统理论,正好适合非科班的楼主;最后还需要经常交流分享,多参加HR经历交流,因为HR工作,没有绝对正确和权威,只有相对适合和参考,尤其在中国当今社会环境下,许多工作都需要变通或灵活应对,拥有理论知识和埋头盲干是无法较好胜任HR工作的。
公司是否能提供满意的池塘
经过三年多的成长,自己的能力、贡献,公司认可吗?其他部门员工晋升情况,自己感觉公平吗?根据楼主的理解和观察,公司未来发展规划是什么,自己还有晋升空间吗?自己的能力会受到发展吗?也就是说,全面衡量一下,公司提供的这些与自己期望之间的差距大吗?
走出去能否谋到更好的大坑
我们再看看外面的世界,凭楼主的能力,现在能否谋到更好的职位,包括薪水更高或者职位上升,或者福利条件、工作环境、晋升空间更优惠,对此,千万不要只看招聘单位网上或招聘简章的内容,那些都只是冰山一角,应当多看看、多听听单位内部员工的心声和意见,如果能够深入到一线了解,一定能够了解更全面的内容,包括福利待遇、管理习惯、企业文化、执行力、周边关系等,既要看单位提供的硬环境,更应当重视软环境,还有,提供的承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是暂时实行还是相对稳定。
自己创业或转行敢不敢试试
人年轻,机会多、时间多、可折腾,如果楼主胆子更大点,为什么不可以创业或者跳到其他行业锻炼,不试怎么知道自己行或者不行,不一定要到时机非常成熟了才做,即使遇到许多困难而无法再走下去,这也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同样有助于今后的任何职业。
想到了只是证明脑子好使,做到了才证明可能成功,业绩是干出来的,成功更需要坚持,奉劝楼主:想好了就动,没想好就稳,你做任何决定,我都尊重你的选择,因为你已经考虑好了,支持你。
前几年,流行的是“感恩”,让我们都能够有一颗感恩的心。今天的案例,又是职业化与广度化的选择。那么就用好好的问一下自己:“我要的是什么了!”
一、案例提炼
1、我的过去——毕业后步入印刷公司,入职时,前辈带着实习一个月,接着就是靠着自己个人努力慢慢的娴熟了。
2、我的能力——非科班出身,在公司从事招聘、培训、薪酬、劳资关系等,有时还兼接待工作,久而久之,感觉是打杂的。
3、我的思考——如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个人的职业前景真是个问题。什么都不精,少了一技之长,心底在选择去与留。
4、我的犹豫——要获新生,不知如何规划;要继续留下,又不想就此迷茫。
二、个人见解
1、从身而动
2011年至今,头尾有了四年的工作经验了。有着四年的工作经验的“我”要在大千世界找一份工作不难,但要找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还是有难度的。而有了抉择的时候,证明了我们的理性。有了理性就必须从身而动——
1)人力资源工作,我要什么
有人喜欢招聘,有人喜欢绩效,有人喜欢薪酬设计,有人则喜欢劳动关系。想法千万个,我只能选其一。这才是做精做专的根本所在。只有在确定其我要的是什么才可以谈抉择性的问题。
2)人力资源工作,我强什么
五指有长短。案例中的“我”从事过“招聘、培训、薪酬、劳资关系等”,我最强的是什么?所谓从精到广,从点到面的方法是很多专业HR走的路。而非科班的“我”最大的优势是从事过多块模块,我找出了我的强项并分析达到自己的水平值。
3)人力资源工作,谁任可呢
读书学习最终为了是一张门槛的证书,我非科班并不代表我永远是非科班的。我可以努力去得到“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得其任可。
四年的某公司工作经验是我的职业生涯最宝贵的资产,这就是我的资本与寻求发展的奠基石。当要“从获新生”时,它会帮助你过关斩将。
某公司工作中的“某公司”也是我未来发展的一个“名字”,无论你选择继续还是离开,请记得感恩。因为最少“某公司”已经认可了你。
4)人力资源工作,我选择
当“身体”告诉自己应该做出的选择的时候,就要开始思考。这是“从身而动”的第一步~
2、从心而定
心态决定一切。强扭的瓜不甜、得其人确得不到其心。当改变不了的时候,继续违心而作的话,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白白浪费了青春~
1)心有所属
抉择时,凭心而论就是心动了或如楼主所谓的压抑中的迷茫。当心动了,行为与思想就会改变。解决就必须客观与身动。
2)心结所致
没有人愿意改变习惯,经常改变习惯的时候就是心结。心结分两种,满足心得不到真正的满足与欲望的驱使所致。解决就必须打开心结、突破瓶颈。
3)心境不平
攀比、不满影响了平常的心,使心不静、人不稳。职业综合症的来源就是心境的不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趋势,也是进步的根源,再受到生活、家庭、环境等的压力下,终于有了追求更高的境界。所以调整“心态”与“观念”来平衡心,达成从心而定~
3、感恩而择
等价交易,这是企业与员工的平衡。当签订了劳动合同时,个人就与企业达成了共识,你情我愿。而面临着,无前途、无发展、不满足、不平衡时,作为企业的一员特别是HR的我们更应该带着感恩的心与企业说明自己的“身与心”的变化。可获得两种可能:
其一,公司给其机会再次抉择;
其二,公司无法满足或不提供机会。
这时,我们就报着感恩的心,凭着“身”、“心”决定自己的未来。
4、随心而去
当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报着一颗“不后悔”、“往直前”、“信自己”的心而去。路是布满荆棘,但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