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职务降低,开始情绪消极,怎么处理?
给组织上好润滑剂-员工关系实例 第3课:
我们是广西的一家贸易公司,因为销售部经理去年被猎头挖跑了,岗位就一直空缺,公司本来的想法是内部提拔,保证稳定性,所以从部门里选定了一名业务骨干大李,让他代理经理的职责。不过考察了半年以后,我们发现大李虽然业务能力出众,但管理能力有限,不适合担任部门经理,于是只能也通过猎头招聘了一名经理过来。
新部门经理上岗以后,大李情绪开始变得消极,只能勉强完成本职工作。另外他进公司时间很久了,在内部人际关系还不错,现在由于心里不满,有过私下散播谣言、并且组织其他同事抵触的行为,导致新任经理工作不能展开。
现在非常头疼,请大家教我:对于大李,公司应该怎么样处理才好?
按照彼得定律,一个人总是被提拔到他不能胜任的岗位为止。本案中大李的提拔就属如此。
大李的问题,主要是公司操作的不规范,以及未能做好大李的预期管理引起的。
1、丑话说在前头
做好大李的预期管理。选定大李代行部门经理时,应当对部门经理的岗位职责、能力要求作出明确说明,约定大李代行期间如果未能通过考核证明能够胜任,则不能获得提拔。
许多时候,HR要未雨绸缪,丑话说在前头。不能让员工形成代行岗位已经是自己囊中之物的感觉,而忽视了考核以及相应的变数。
2、尘归尘土归土
事情一码归一码,无论大李是否获得提拔,在其业务能力上,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激励。作为一个优秀的销售员,大李应当获得公司的肯定性评价。对于管理能力的不足,应当中肯地指出来。指出职业发展通道并非只有走上管理岗位才能获得实现。一个优秀的业务员同样能够获得公司的肯定与尊重,最大限度降低大李的失落感。
3、基于考核的充分沟通
大李的消极应对,很多时候恐怕是源于单位对其不能升职的讳莫如深,语焉不详。建议根据半年来的考察结果,与大李进行一次充分的绩效沟通谈话。
通过该沟通,不仅明确大李不能提拔的原因,同时为其制定改进方案,帮助其进一步成长。
4、挥泪斩马谡
对于大力散播谣言,组织其他同事对抗管理的行为,要予以批评与警告。如果拒不改正,一意孤行,将给组织带来极大的伤害,公司将给予处罚。届时,也只能挥泪斩马谡,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和部门的整体工作效能。
向大李展现这两种选择,一种是作为优秀业务员的阳光道,一条是被公司处罚的不归路,相信他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我认为,处理类似员工关系问题,把握好基本的处理方法十分重要,也就是“一定要站在不同角度来分析和交流,分别沟通相关情况的利弊,带领员工去分析和思考,他们才可能减轻消极情绪,进而理解公司、配合公司的管理,否则只能使矛盾激化,进而影响公司整体管理秩序,对公司和员工不但不能双赢,反而双害啊”,然后才是具体事情、人员的分别采取不同处理技巧。
同理,对大李这件事,我会这样来处理:
1、肯定大李业务能力和业绩。
HR部门经理和大李的上级可以共同前去与大李沟通,表达出大李业务能力的佩服,可以举出二三个攻坚战的例子,包括想出来的一些金点子等,取得了哪些业绩,包括客户的增加、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和货款的及时回笼等,在其他业务员中确实起到了表率和带头作用,影响了不少同事积极性提高,希望继续发挥这种与生俱来和后天努力取得的业务能力和优势,争取更大更辉煌的业绩。
2、明确指出存在不足和问题。
如果是业务经理,不但自己业务能力要出色,要完成自己承担的销售任务,还要管理、带领整个部门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和经历的同事,都要努力工作,要抽出许多时间来管理、引导、培训他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己会做,不一定能够教会别人会做,而且在不同环境、时间、条件下要取得好的销售业绩,特别是同事的思想工作更难左右,当面说得好好的,转过身就变样都有可能,因为同事极可能说的不全是他的全部真实所想,这就需要不断的管理积累和经验总结。既有时间管理、人事管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计划管理、沟通管理等,是非常需要综合能力才能全面胜任经理的。
3、当初让其代理实为权宜之计。
原经理跳槽后,经理一直空缺,为稳定队伍,让大李代理经理一职,并不是一定要提升你稳定到这个职位,一是考虑队伍稳定性,队伍没有头儿是不稳定的;二是你在业务上突出,代来代理,大伙儿一般会服气;三是同时也锻炼考察你的能力,如果能够胜任,那就是“你了”。所以,当初代理时就没有确定你是经理,只是“代理”,希望能够明白,并理解公司当初的苦衷和担心。
4、半年之久代理能够说明问题。
经过半年的代理经理,你业绩能力是不错,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但部门管理怎么样?出现了哪些问题?其他同事的业绩提升了吗?整个销售部业绩提高了吗?内部矛盾解决得怎么样?一般公司不会给半年之久来考察的,因为这个成本付出也是比较大的。这一切都说明你暂时还不具备全面胜任经理一职,还存在着管理方面能力提升的问题,希望你自己也认识到这一点,这个短板,希望在日后的培训学习中加以强化,为今后自己的职业打下更好的基础。
5、抵触新任经理实属心胸狭隘。
公司根据销售部今后工作和发展需要,猎获一名经理到任,你却因心理不满,散布一些谣言和采取抵触行为,导致经理工作不太好开展,仔细分析,你存在好几个问题:
一是心胸狭窄,凡做大事者,心胸必开阔,不会因丁点小事而目光短浅,所以心态你要调整;二是散布谣言和采取抵触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既违反公司规定,也不利于团结,按理应当进行处罚;三是整错了对象,经理上任,是公司做出的决定,他也是为公司服务的,你们生来就无冤无仇,即使你想不通,也应当找公司或相关公司表明,而不应当给新任经理过不去,对吧?
以上这些表现,更证明了你离胜任经理职位差距较大,需要不断学习、努力调整。
6、痛下决心做出成绩才是最好的选择。
任何公司不会长期使用那些能力不全面、团结协作精神不好的中层干部,公司领导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清,公司发展前途很好,机会也很多,尤其是国内外市场,不但需要大量的业务人才,更需要业务、管理综合能力出众的复合型人才,当然,销售部要出彩,领头人很重要。 所以,机会会有的,只是时候还未到。
7、 机会只给那些已经准备好了的人。
新任经理能否带领销售部全体同事开疆拓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较好业绩,并让全体同事精诚团结,也是考察他能否长期留任的关键,如果他有闪失,可能也难留长久。
但假设他离开,谁来担当?我想公司内部如果有合适人选,公司领导一定会首先考虑,这样不但公司付出的成本低,人员稳定性更强,空降是内部实在无合适人选的时候才作出的决定。
但如果你不努力,不朝着经理胜任条件和能力的方向去完善自己,那你也难把握住可能到来的机会,如果你没有准备好而你的其他同事准备好了,这个机会可能就会旁落他人,这样道理是容易明白的吧。如果到那时再来“不满同事、抵触同事”还有意义吗?你说呢?
当然,以上做法是尽力而为了,但结果会怎样?也不是人事部门能够左右的,但一定要做好准备,也就是:如果仍无悔改表现,则应当按照公司管理规定给予处罚,同时做好后备人才的招聘工作。当然,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
对症下药。自上周女员工都怀孕后,本周的员工又都开始情绪变消极了,而且不是跟票子有关,就是跟位子有关,今天这课题呢,说严重点跟面子也有很大关系呢,升职开心,面上有光;降职闹心,面子丢光,员工心情很不爽,才去散播谣言,共同消极。
我想了想,今天又是要开启一路“忽悠”下去的流程了。
这个案例的疑点是:
一、是代用还是试用?公司提拔大李,让他代理经理的职责,这是否意味着大李已经升职?还是大李已经成为该岗位的接班人?从案例的字面来看,我估摸着大李只是被公司在“试用”,而且还是“试用”了半年。
二、在试用期间的表现如何?是定性还是定量考核?“考察了半年以后,我们发现大李虽然业务能力出众,但管理能力有限”不知道这句话是定性的随口一说,还是有理有据的绩效考评得出的结果?若是通过严格的绩效考评,发现大李在担任这个职务期间,管理能力不行,导致业绩不佳,不升职那也是无可厚非的,大李凭什么不能接受呢?
“忽悠”大李:大伙儿别喷啊,我这是为了企业好,也是为了大李好,是善意的“忽悠”。
一、大李管理能力确实不行,我看你态度还可以。我可以帮你培训深造,提高你的管理能力。安抚好大李的情绪,把他在代理该职期间的表现先予以表扬,对所做的成绩予以肯定,接着再恰当的将其所欠缺的一部分能力告知他,让他明确自己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不足,要心服口服。
最后“大李,我认为啊,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但过而能改,何况你又并无大过,只是在管理能力方面稍有欠缺。这次呢,公司为了眼前利益着想,这不是非常时期嘛,招一个职业经理人来给咱们引引路,咱们都学着点,你呀,既可以考虑跟着这位经理人学管理,同时呢,公司还考虑给你提供一个学习深造的机会,若是学成归来,还怕公司不给你机会?你在公司的人际关系这么好,你要是认怂了,还不被手下的人笑死啊?这次是难得的好机会,你看怎么样?”
大李“艾玛,老大您都这样说了,我还能说啥呢,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我可不能让手下的人笑话。我愿意去学习,我还想看看这经理到底比我强在哪里呢”
二、大李管理能力确实不行,我看你态度也不咋地。在公司净捣乱,我可以出招让你自动离职。(不推荐)
留得住员工的人,但留不住他的心,这样的人才,咱不留也罢。何况是对不适宜企业发展,价值很难发挥的员工大李呢?我认为大李假若还是继续闹下去的话,公司一方面要抓住他违规违纪的证据,另一方面适宜及早的与大李进行坦诚沟通,使其认识到企业与自己的职业发展已经不匹配了(看好了哦,是说企业不适合大李发展,而不是说大李不适合企业的发展,俺把这叫做置换位置的考虑问题,虽然意思是一样的,但是说出来大李的接受认可度就不一样了),企业可以帮助其活着是建议其能够找到自己能够发展的行业,能够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尽早的找到适合自己的企业或工作(其实就是劝退嘛),这将是一种双赢的结局。(卡友若是问起赔偿金的问题,可以参照以前的关于员工离职赔偿金的打卡,若是问起如何劝退,也有劝退的技巧)。
三、针对本课题中的大李,我还是主张要灵活处置。
1、严格处置:毕竟他是管理能力欠缺不匹配该岗位在先,然后又散播谣言,唯恐天下不乱在后,是可忍孰不可忍。若不从严处置,无法以正视听,而且新经理的工作开展难度也非常大。
2、柔性处置:我刚刚才想起这厮是业务员啊,加上他人际关系有好,不要带跑了一大半人,那可就危险了,为了保证公司的市场,咱还是忍着点吧,把事情往好的轨道上扭扭。
3、以上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两个观点,卡友们肯定要评价“海边,你说的一通,都没把答案说出来,到底是从宽处置还是从严处置啊?你的打卡空洞而无意义,无视你飘过......”其实我认为任何事态的发展至少都有两个走向,念,只在一瞬间,是对是错,也在一瞬间,总而言之,对于这个的一个“大李”,我们还是得综合分析一下,权衡利弊,猜测事情的结果和风险。不要最后老是感慨,我参与了事情的开始,未料到事情的结果。这个是HR的失策...
总之,下次让谁代理某职的时候,把“丑话”说在前头,把“筹划”做在前头,这样就不至于让自己老那么的闹心......
本期案例分析:
销售经理空缺——内部提拔业务骨干——业务骨干管理能力欠缺——降职,空降经理——业务骨干情绪相当严重,对公司影响恶劣!
唉!内部提拔原本是好事,但是相应的培训未跟上,之前的制度流程不完善,导致好事变坏。
其实处理起来也很简单:
大李这样的业务骨干一般都是直性子,倔脾气,江湖义气重,考虑问题比较简单。出于这方面考虑,来得快的方法就是由销售总监或者老总将他带到一家酒馆,又打又哄将他骂一通然后教育一通。什么话狠就来什么话,三杯酒下肚骂他个狗血淋头:不争气的家伙,给你机会你不把握机会,自己不思进取想办法加强学习,这回给你请个师傅进来,你不偷着学着点,更加努力将过去的错误纠正过来还在这里给我添乱!给我一个准话,今后怎么办?是井水不犯河水还是给我争点气把本事学回来?
的确,空降的人员在公司真的很难以长久,这是大李应该看到的事实,但他需要有位他佩服的高人点拔他。他也需要明白自身的缺陷,他也十分明白自身的缺陷,但在这个缺陷的弥补上没有外人来帮助他。通篇案例没有看到培训的界入与上级的指导。而且角色转换都很突然,他具备什么能力需要提高什么能力没有人告诉他,他或许意识得到,但是面子上过不去。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HR部门功能的弱化与行为的滞后。这是许多小型企业的通病,根源是老总不重视HR管理,重要原因是HR的自身能力不足。一位合格的HR当在以下工作中做到防患未然:
一、建章立制。公司员工守则,公司薪酬制度、绩效制度、晋升降职制度、培训制度,各岗位说明书。只有制度完善,才是一切行动的基石。
二、摸清人员结构与核心人员特质,用一到两种核心人员测评方法与培养方向呈报老总,为老总的决策提供严密的逻辑依据。每月呈报老总人员变动表及人力资源分析报告。一来提升部门在老总心目中地位,二来让老总意识到人资部的重要性,三来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三、加强上下左右的人员的沟通,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与家庭状况,从而了解其目前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为其今后的培训与发展提供依据。小企业可以这样,组织大一些的企业可以与一线主管直接沟通。
HR们,专业再专业一些吧。高效率工作不要再被老板牵着鼻子走,平时工作做实在,专业方案提出来,努力为HR在企业中的地位而多做一点实效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