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应用:企业培训需求分析检讨与改善
通过前几天的讨论学习,相信大家对培训需求分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对照自身所在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现状与效果,结合大家的成功经验,你是否有所收获呢,一起来诊断和改进吧。请问:
1、目前你公司的培训需求分析存在哪些问题?
2、具体你会怎么来改善和优化?请分享你的思路和想法。
实操应用:企业培训需求分析检讨与改善
通过前几天的讨论学习,相信大家对培训需求分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对照自身所在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现状与效果,结合大家的成功经验,你是否有所收获呢,一起来诊断和改进吧。请问:
1、目前你公司的培训需求分析存在哪些问题?
通过前几天的学习与总结,对比公司目前的现状,让我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培训需求分析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1)、需求调查形式化;
(2)、未结合企业需求,偏离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3)、与部门沟通不到位;
(4)、忽略员工个人需求;
(5)、没有详细的费用预算。
2、具体你会怎么来改善和优化?请分享你的思路和想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培训需求分析中我们将不断的进行改善和优化:
一、以企业需求为基准点,把握好轻重缓急的有机平衡。
在以往的培训需求分析中,HR部门往往容易主观臆断,缺少实际调查,按着自己的思路盲目安排课程,造成各部门培训需求互相冲突,这些都是因与部门沟通不到位引起的。为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今后我们将以企业需求为基准点,并且要紧紧围绕这个点为中心,在培训安排时尽量平衡各部门需求,对相关联的部门需求进行有效的梳理与整合。要在明确现有资源并进行充分利用的前提下,有目的的适当向能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的部门倾斜。
今后的培训,我们将在充分了解企业发展战略与市场环境变化的基础上,结合企业需求,以满足企业在战略发展中因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组织结构变革需要引起的培训需求为目的,以加强提升员工自身专业能力为出发点,为企业发展培育优秀人才。
二、科学设计培训需求调查表,确保培训贴合实际。
针对过去培训需求过于格式化、走形式的缺陷,对过去的培训需求调查进行改善。在设计培训需求调查表时,我们将采取先分析绩效考核结果、岗位说明书、与部门主管进行沟通、征求领导意见后,有针对性的划定培训范围进行问卷调查,确保培训需求调查能够深入实际、不走形式、客观公正,从而保证问卷调查能够真正反映员工实际需求,满足工作需要,让培训给企业、给员工带来实实在在的绩效提升。
三、做好职业规划管理,激发员工主动学习。
今后,我们将逐步完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让员工个人需求与部门任务、企业需求相一致。我们将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确认绩效差距,比对达成目标所需的知识技能,建立目标模型,根据员工自我认识,结合员工个性,进行切实有效的培训,让员工、部门、企业均能在培训过程中受益。尤其是要让员工尝到培训带来的“甜头”,从而有力激发员工自动自发学习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此提高培训投入的性价比,努力争取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四、明确规划,规范预算,确保“好钢用到刀刃上”。
针对培训规划不明确、费用预算无计划的问题,我们也曾经有过反思,如何将有限的培训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培训项目上?当经费不足时如何进行平衡各部门的关系?这些问题通过大家讨论后得出:
1、严格遵守需求调查程序确定培训计划,保证业务部门专业技能提升与基层员工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
2、以公司需求为标准,能为公司创造较大利润的业务部门优先安排;
3、政府部门的硬性培训指标必须落实到位(比如政府举办的消防安全培训);
4、遵循价值成本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内部培训师,对现有公司成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提升,打造能适应各岗位的全能型人才,这既是公司福利的一种体现,也是节省成本的一种方式;
5、严格执行审批流程,充分做到客观公正,避免流言蜚语与传播不利于团结的负面消息;
6、 一切以公司实际需求出发,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真正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
有一段时间没有自揭家丑了,今天,就培训需求分析方面,说一说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1、凭经验分析比重还比较大。
某培训需求提出后,不管是各部门领导,还是人力资源部门领导,甚至是公司领导,基本上是凭自己工作经验来分析的,主要包括与公司发展匹配性、费用、组织培训难度、是否适合参训员工等,一般不会具体来填写什么表格来分析,虽然公司有这些现成的表单,但领导们觉得自己的经验比较丰富,而且对公司也比较了解,用不着那些繁琐的程序,几个头头在一起研究决定就行了。
我认为,还是应当按照既定的流程来操作,一是体现工作的严肃性,二是以便留存足够的分析材料,三是以免养成不良习惯进而影响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人力资源部可以通过会议强调,会下检查监督,其实,按照规定流程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并不麻烦,甚至工作效率更高,也更有说服力。
2、业务部门培训需求量过大。
公司以业务为龙头,牵着其他部门共同扩展,所以许多工作都会以业务部门为重点,包括营销部、制造部、市场部三大部门,所以,他们所提出的培训需求比较多,占据着公司绝大部分,其他部门所提出则比较少,有的部门甚至根本就不提,这反映出厚此薄彼带来的负面影响,打击了个别部门工作积极性。
我认为,应当给予每个部门最少提出多少个培训需求的限制,上不封顶,一是要求各部门积极参与培训工作中来,二是避免部门间过度不平衡的出现,三是各部门工作绩效提升的必然要求。只要在公司培训管理制度中适当完善并公告实施即可。
3、假性培训需求仍屡禁不止。
虽然我们在各种会议上强调了不得提出假性培训需求,也就是与自己工作任务和岗位相去甚远的内容,还举了不少例子给予说明,并说明如果屡犯,将对提出者和部门负责人给予处理,但每年都有这样的情形发生,你说批评也批评了,如果硬性去处罚,大家都挂不住面子,怎么就禁不了呢?
据私下了解,主要是因为部门负责人没有将这些会议精神贯彻讲解下去,以及在培训需求审核过程中没有认真阅读本部门所提项目。我认为,应当按照制度给予处罚,先公开警告,然后给予处罚,抓抓典型,会好起来的。
4、培训需求分析不深入细致。
目前来看,我们的培训需求分析还没有全面从员工绩效、岗位说明书、公司目标等方面展开,我认为,应当在需求分析表单中加入这些内容的分析,主要分析这些培训需求与之的相关性、联系紧密性等。
5、没有很好征询提出者意见。
培训需求提上来后,领导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揣测提出员工的初衷,基本没有反回去问询其真实想法,这也是做得不够的,不管因为什么理由,都应当适当了解一下提出者的想法,这样,更容易判断培训需求的可行性。
6、过分看重培训花销的费用。
在培训需求分析中,不少领导不问内容的可行性、需求性,一上来就了解可能会花销多少钱,如果比较多,再好的培训需求也可能难过他这一关,我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好的培训、有效果的培训,想少花钱将难以达到目的。
所以,对此,应当以分析小组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见来处理,不应以谁职位高就听谁的,否则,如果领导考虑不周全时,其决策将带来难以避免的损失。
好了,家丑暂揭于此,再说就显啰嗦了,每家都有难念的经,不知你家培训需求分析存在着什么问题,参考借鉴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