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提高了没有?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现在建设得如何?老百姓去医院住院看病,医保基金能支付到60%还是70%,自付部分是不是又低了?城乡低保人群如何能得到更多政府的关爱?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千万个家庭,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根本保障。 对此,2014年,昆明再次强调“民生为本”,并提出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围绕进入“全民社保时代”,统筹抓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险衔接转续机制,提高经办服务质量。同时,2014年城乡低保新标准将在4月1日开始执行。 成绩 去年城镇医保自付比率低于30% 2013年,昆明市围绕在云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统计显示:昆明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19.34万人、167.17万人、87.97万人、84.67万人和72.75万人,其中养老、工伤、生育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6.47%、95.93%、95.9%;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03.98万人、418.69万人。 此外,昆明1.045万名参保人员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基金支付各类工伤待遇1.75亿元;对2.2万名符合条件人员支付生育保险待遇2.83亿元。 2013年还完成社会保障卡制作3.613万张,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84%和72.9%,也就是说,参保的城镇居民在政策范围内自付的住院费比率不到30%,大头都是由医保基金承担。 目标 城乡医保参保覆盖率达95%以上 昆明市人社局已提出一个新目标:到年底,各类社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均在2万人以上,城乡居民续保缴费人数要达到应参保人数的90%,全市城乡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95%以上,这意味着昆明一步步迈向“全民社保时代”已为时不久了。 为达到这一目标,昆明市还提出:进一步加强大病保险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工伤预防工作模式,建立工伤预防费的管理监督机制;此外,要加强对基金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基金收、管、支风险,确保基金安全。基金安全了,广大民众的社会保障也才安全了。此外,还将整合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制度,改进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强化基金监管运行。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扩大全市的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 实惠 男人也有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待遇不断提高,让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比如,昆明已连续第9年对全市近30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进行了调整,人均月增210元,提高幅度约12%。调整后,养老金水平仅次于迪庆州,位居全省第二名,达到1803元,10年增长了近3倍,更多的养老钱装进了退休职工的腰包。 除了退休金连年看涨之外,昆明市还连续8年对“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的发放标准进行调整。调整后,工伤职工平均伤残津贴为1733.5元,平均抚恤金为740.8元,平均护理费为906.5元,较2010年平均分别提高了600元、200元、320元。 生育保险待遇享受也不再为女性所特有,参保男职工配偶未就业的,发生生育时,也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包括产前检查费、生育医疗费。生育人员人均享受待遇也从2002年的3920元增加到2013年的1.79万元,生育医疗待遇位居全省第一,西南省会城市第二名。 小张前年生孩子,她一直是自由职业者,未办保险,丈夫在某企业工作,办理了五险一金。小张生孩子时,意外知道自己也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措施 完善工伤保险费率机制 今年,昆明提出,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总体方向,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建立完善可转移接续、可相互衔接的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工伤预防工作模式,规范工伤预防费的使用范围、项目和程序,建立工伤预防费的管理监督机制。并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重点做好农民工和户籍转移进城农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导游行业、宗教人士等特殊行业的参保工作。 今年,市人社局还提出,将落实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政策措施,继续确保社会保险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并考虑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经济增长与幸福指数同步增长,从而不断增强人民幸福感。此外,将加快推进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切实保障个体工商户雇工的合法权益,并有效分散个体工商户的用工风险;还要建立和完善工伤保险的费率机制,探索流动门诊治疗模式,逐步探索生育医疗费用与医疗机构协议结算办法。 新闻链接 城乡低保标准 每年提高15% 2010年,昆明建立起了低保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昆明城乡低保标准以每年超过15%的幅度提高,目前昆明市23万人受益于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昨日,昆明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殷苹表示:“今年全新的标准还没得到最后的审批,但每年都会针对受益群体有更加完善的变动。” 为了更好地推进社会保险全民覆盖,逐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完善落实社会救助、社会保障标准和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每年通过相关部门进行全年的数据统计,民政部门会针对新统计的数据对所实施标准做一个相对应的调整。自从2010年政府开始建立“自然增长机制”后,执行的几年时间里,一年做得比一年好。”殷苹说,2012年城乡低保标准发放为370元/人/月,到2013年就已涨至425元/人/月,每年相比前一年都会有一个可观的改变。 相关部门每年会对农民收入、物价指数、本市每年经济发展情况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按照每年一调的原则,2012年4月1日,通过全面的数据统计后,昆明市城乡低保标准再次进行调整并执行。殷苹表示:“虽然2014年的数据还没有统计完毕,但新的标准也会在4月1日开始执行。” 在线解答 云南与广州 就医联网启动 全国异地就医平台逐步推开 昨天,省医保中心主任王艳君率队做客金色热线节目,在线回答市民和网友关于医保方面的各种问题。 吴女士:我老公办的城乡医疗保险2月底才到期,现在缴费就缴不进去了,工作人员说只有7月到12月份才能办理缴费,请问是不是办理时间有限制? 市医保中心副主任张翔:从去年1月1日开始,昆明市对原来分开的两块险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做了制度上的整合,统称为昆明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为配合制度执行,确实规定了缴费时间为当年7月至12月25日。不过现在为方便参保人能及时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我们已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放开参保时限,尽可能地方便参保人。现在已经通知各个社区放开办理渠道,估计下周起就可以到社区缴费参保了。 李先生:我是昆明煤矿机械厂退休的职工,现在定居在上海。目前我患肺癌,在进行化疗。去年10月到12月,3次化疗的单子已经交到官渡区社保局了。由于在此期间有个政策交接,即12月1日以后20种大病报销比例是90%。按理说我的报销比例应该也是90%,但工作人员只按原文件给我报销了60%。 王艳君:你的情况是参保的退休职工异地安置在上海,所以你在上海发生的费用必须要全额垫付,然后到参保地的医保机构来报销审核。对于肺癌昆明市去年是增加了一个政策,就是重大疾病的政策。如果报销不到90%的话,要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补足到90%,所以去年你报的时候是60%,经核实后要给你补报到90%,我们将督促参保地的医保中心补助到位。当时之所以出现报销资金有差额,是因为政策落实的时间差,比如省里出文件的时间是9月份,执行到县区要有一个过程,所以造成了误差,但待遇的落实肯定是以文件的下发之日起执行。 网民“我行我秀”:去年我用的是红河的卡,可以在玉溪市中医院刷,前段时间用时不能刷了,收费员说系统升级了,只能刷昆明的卡。想了解下云南异地刷卡的趋势。 王艳君:省内的一些医院内部有一个结算系统,玉溪市中医院的确是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系统连接上有些小故障,所以有几个州市的卡不能使用了,不过并非是异地就医系统不认哪个州市的卡。目前全省异地就医开通了3300家两定机构和800多家医院,这些地方都可以刷卡使用。玉溪市中医院主要是内部的系统与异地结算系统之间有点障碍,所以造成了这个原因,这事已联系了工程师会解决系统障碍。此外,2009年云南省启动了省内异地就医,目前推进顺畅,去年达到10亿元,基本占到全年医保基金支出的10%左右,异地就医很大地方便了参保人的就医。现在省局还与广州开展了跨省地域的联网,今后异地就医还将继续推进。 县区动态 五华 力争主要险种覆盖率均保持在95%以上 2013年五华区已经累计发放低保金4120万元,对城乡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5647人次,实施9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启动1956套工矿棚户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2000套公租房建设,投入抗旱资金2096.89万元,坚持为农村干旱地区送水。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5.5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9.3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10.7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0.48万人。 在2014年的工作中,五华区将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原则,推进城乡保障一体化。着力解决农业转移人口教育、技能培训、就业统筹、养老医疗等保障问题,加强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被征地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的参保工作,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 同时,强化社会保障参保管理和政策激励,完善衔接转续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力争主要险种覆盖率均保持在95%以上。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新区开发中注重养老项目的引进。逐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医疗、灾害、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孤残儿童等救助兜底机制。 盘龙 成熟社区推广普及“爱心食堂” 1月9日,盘龙区拓东街道“爱心食堂”正式启动运营。每餐二荤一素,60岁-79岁老人每餐6元,80岁-85岁老人每餐4元,特困人员和85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切实解决辖区困难老人就餐问题。 今年,盘龙区还将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产业规划布局,逐步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在城区街道选取条件成熟的社区推广普及“爱心食堂”工作,搭建为老志愿服务平台,新建6个“爱心捐助家园”慈善超市,续建郭家凹公共租赁住房3045套,启动城市棚户区改造1500套。 西山 推进农村低保转变为城市低保 今年,西山区将确保2688套20.2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封顶断水;建成城中村、“四退三还一护”及长坡国际物流园区安置房6754套69.5万平方米;全力协助市轨道公司推进草海片区安置房建设,力争建成8976套138万平方米。 将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全区农村低保转变为城市低保工作。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成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善社会救助、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提高15%以上。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衔接,完成10个社区文化室提升改造。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安装8条以上健身路径,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加快构建新型养老体系,新建2个社会投资养老服务机构。合理布局、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推进30个城中村片区回迁安置房建设,落实上级下达棚户区改造任务,完成海口工业园区公租房主体工程等。 官渡 城乡医保参保覆盖率达95%以上 过去的一年,官渡区惠民实事亮点频现。政府民生支出达15.5亿元。保障房建设、城乡居民增收等11项民生工程顺利开展。 去年,官渡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户籍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全区33家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零差率”销售。完成7168套保障性住房主体建设,新开工建设公租房3328套、城市棚户区改造827套。 15770名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36807名被征地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妥善解决6448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建成“爱心水窖”1329个,率先超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今年,民生工程建设仍是主要工作。官渡区今年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5%以上。加大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力度,力争实现参保覆盖率达97%以上。 启动“加快回迁安置房建设行动计划”,建成安置房30万平方米、交付4500套。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建成和交付均在5000套以上,完成棚户区改造1500户。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9家民办养老机构建设,新增养老病床400张。 度假区 树立云南养老产业标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昆明将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4500张,启动建设6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对此,已走在先导地位的度假区正在积极倡导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昆明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四季如春,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极适宜发展养老产业,包括定居式养老产业及候鸟式养老产业,加上度假区优越的生态条件,更应全力建设符合各方面人群不同需求的养老方式,打造全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示范和样板,并树成全省的标杆。”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人员说。 据悉,度假区现有人口约1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6100余人。目前在度假区范围内已建起来的公办养老机构,即提供日间照料的场所有2个,有公助民办养老机构4个。这些养老机构及日间照料老人的场所可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每月进入养老机构的费用从500多元、1400多元至5000元不等。针对经济收入低、家庭条件较差,且子女无能力赡养的失能及半失能老年人,度假区的颐养园敬老院、采莲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均可对这类人群进行收养。 按照国家民政部要求,辖区所在地每1000名老年人中,就应有养老机构提供30个床位的要求来看,目前度假区所建成的养老机构共能提供床位约540个,已超过国家标准,也能充分满足来自各地的老人进养老院的需求。 住房保障 今年将分配 1万余套保障房 “住有所居”是所有人的梦想。为此,从2011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持续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年度建设任务占全省任务总量的1/3。3年多来,昆明已累计开工建设23万套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10万多套,累计完成投资418.11亿元。 市住房保障局最新消息显示,仅去年一年,省政府下达昆明城镇保障性住房目标任务为开工建设42615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5万户,基本建成4.5万套。目前,全部项目均基本启动建设,基本建成49840套,竣工分配27444套。 2014年,昆明还将推出1万余套保障性住房进行分配,省政府下达昆明城镇保障性住房目标任务为开工建设25356套,基本建成30000套(含历年任务在2014年基本建成数)。 为做好保障性住房的分配管理工作,昆明先后出台了《昆明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昆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昆明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指导文件。积极公开办理流程,为申请家庭提供优质服务,并建立三审核三公示制度。对保障性住房购买、租住的家庭,实行动态管理,对复核不符合条件的进行清退,并对发现有出租、出售、空置等违规行为的责令整改,对拒不整改的清退房源。对投诉举报的问题,从源头查起,对申请、审批的每一个环节认真核查,对提供虚假资料骗购、骗租保障性住房的,一经查实,坚决予以清退,确保了分配的公平公正。 呈贡雨花四号地块一期 2766套房 5月搬迁入住 2013年,呈贡安置房建设动工面积达123.8万平方米。今年,呈贡将完善落实项目监管督促和退出机制,确保安置房项目及时开工,有序推进。今年5月底前,已经建成的雨花四号地块一期要搬迁入住。据了解,雨花四号地块总用地438.06亩,建设安置房4155套,用于安置吴家营街道中庄社区和洛龙街道王家营社区农户1621户、4105人,并配套建幼儿园、小学、卫生院等公共设施。其中,已建成的一期工程是2766套安置房;二期用地56亩,目前,已完成监理和造价招投标及其工程量清单编制。 雨花二号地块二期主体工程在年内要封顶断水;雨花五号地块一期建设要达7层以上;与此同时,启动雨花四号地块二期、龙斗一号地块一期项目建设,主体工程达正负零。此外,还要启动龙一地块一期、雨花一号地块三期、龙四地块一期建设,以及龙斗二号地块一期二期1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完成工程量的30%。 各类社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均在2万人以上 城乡居民续保缴费人数要达到应参保人数的90% 全市城乡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95%以上